愛情再不流浪——
第409章重來日重逢日(上)
春風三月,桃李花開。
清靜了一個假期的小路突然熱鬧起來,到處都是身著校服的孩子們嘰嘰喳喳的聲音。隨著小小腳步的移動,不一會兒就出現了一道彩色瓷磚牆面,貼著童趣卡通的動物人物景物,可愛非常。
青藍幼兒園部。
掛在正門旁,同樣鮮豔且可愛的校牌,出自一位學生秋夜宸的手。雖然他只讀了半年就進入對面的小學部,可他的事蹟廣為流傳。其中,一口白牙咬校長,至今沒人敢效仿,包括校長的女兒在內。而且,青藍似乎以他為標杆,他升一級,校長就辦一級的學。他現在是五年極生,學校就還沒有六年級。
一萬條河流歸大海,總之,秋夜宸是青藍的傳奇。不過具體怎麼個傳奇法,就不是這本書能說清的了。
“校長,新年好。”父母送小小的孩兒們到門口,熱情問好。
穿著寶藍色大衣,白底牛仔褲,中長烏髮垂著,看著十分娟秀的校長,不是水青,又是哪個?
水青叫著每個孩子的名字,蹲下身,給他們擁抱,說著長高了,吃胖了,頭髮剪了這些小小細節的話。再針對孩子假期中的變化,和每個家長聊上幾句。
青藍私立學校建立五年,從幼兒園辦起,採用中英雙語教學,英語課目全部聘請外教。教學方式引進西方著名的蒙特索利教學法,提倡還給孩子們色彩豐富的童年,邊學邊玩,邊玩邊學,開發創造力和科學思維。小學部,上學時間九點,讓家長們鼓勵孩子多睡覺,以拔長身高。放學時間,之後就是各種興趣小組的時間,每個孩子都能選擇自己喜歡的課外活動。如果沒有感興趣的,學生可以自發申請建組,批准登記之後,若需要,學校會幫助尋找輔導老師。
剛在南峪建校時,中英雙語吸引了很多家長前來報名,但經過一番面試和說明會後,自動放棄的有一半,被校方淘汰的也有四分之一。自動放棄的家長,是覺得什麼蒙特索利的西方教學,不適合競爭激烈的國內現狀。校方淘汰,則考慮得是家庭互動關係,不接受用錢來為孩子買教育,自己就可以在孩子有什麼事時都來怪老師不負責的父母。
最後四分之一,組成九個小班,一百零八名三到六歲的孩子,成為家園小區對面,從建築到圍牆,漂亮到令藝術家們都眼睛一亮的青藍幼兒園的學生。
第二年,開辦小學部,向全市招收一年級五個班,每班十八名。同年,青藍一年級生在市裡小學生各類比賽中名列前茅,在國際級兒童繪畫比賽中出現金銀獎雙得主。名聲一下子打響。
第二年,申請青藍的家長人數急增。但校長重質不重量的原則,每級只多增加兩班,而且不另開年級,所以才有了以第一個學生秋夜宸為標榜之說。同時,設立小學生獎學金,為家境貧窮或單親或孤兒卻品學兼優的孩子提供經濟幫助。
到去年,青藍接到父母遞交申請入幼兒園的表格五千餘份。五十個中只取一個,比雲上還難進。
青藍不大,但它出名。私立學校這一年已經開始不稀奇,但青藍的外教是正經拿教師資格的老外,還有一年一度的海外交換教學,各種各樣生動而學以致用的教育方式,以及那群看上去就不一般的學生,令它在家長們眼裡很稀奇很寶貴。
在水青眼裡,算是馬馬虎虎吧。她說是重質不重量,其實因為辦學經驗尚淺,怕誤人子弟,才不敢多收學生多開班級。幼兒園小學玩玩沒關係,享受童年也簡單,但入中學之後呢?她想在高考和個性之間尋找平衡點,卻發現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聽過一位退休的老校長說,中國的基礎教育比外國好,讓孩子們像海綿一樣吸收大量知識。但內容過於死板教條,不管資質高低,一視同仁填鴨,結果天才教成了普通,笨拙也教成了普通,大家長大以後做的工作差不多。西方則相反,天才更天才,笨拙更笨拙,以後的工作崗位截然不同,但都能發光發熱,彼此尊敬,而且快樂滿足。
是不是真得如此?水青才辦了五年的學,還不能得出結論。她大致的想法就是,青藍只開幼兒園和小學。過個十年二十年,政策允許,手上還有很多錢的話,就開個大學。跳過中學高中,因為高考再怎麼改,只要存在,就有壓力。不過,秋夜宸那小子,九月升六年級,卻未雨綢繆,整天想讓她開中學,他可以直升。照理秋夜宸是個孩子,她根本不用聽他的。問題是,這個她看著出生的孩子——簡直是惡魔降世,聰明得令她頭髮直豎。
八點五十五分,水青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