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那邊回來了。
青舒見了,讓青陽他們回學堂去。他們是得知姐姐回來了,特意和先生告假過來的。先生給的時間有限,因而他們乖乖回學堂去了。
青舒接過小娟遞來的熱茶,喝了一口茶水潤了潤嗓子,問道,“如何?周大夫怎麼說的?”
小歡臉上有喜色,“小姐,周大夫真厲害。那人沒有性命之憂了,只是修養的時間要長些。”她會這麼高興,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周大夫誇她處理傷口很有一套,否則那人路上便死了,堅持不到地方。
青舒放了心,“那就好。回去休息吧!今日你不用跟前伺候了。”
“小姐,要不要奴婢回頭去查查?”
“嗯?”
“那人是從路邊的大坑中突然爬出來的,求救的話沒說一半就昏過去了。獲救醒來,明明家在縣城卻不肯回去,這裡有古怪。”
“暫時不用。”這裡是有古怪,可青舒另有打算。她的鷹衛不是白給的,一定會給她找到答案。這時,她從袖袋裡拿出一封信來,盯著它若有所思起來。前天蕭大人給了她這封信,信中拜託了她一件事,並給了她一個月的考慮時間。沒想到,她來不及考慮,事情就發生了變化。
天黑時,半路被派回縣城的洛三回來了。
書房中,青舒站在洛三面前,“怎麼樣?查出了什麼?”
☆、No。355解相思
青舒救下的人不是別人,正是蕭夫人的嫡親妹妹朱夫人的兒子,朱倩影的二哥,朱之衡。說到朱之衡,說到朱家,家中成員的關係是錯綜而複雜的。這樣的人家,自然會矛盾重重。
先前,青舒受朱倩影的邀請,前去朱府做客的時候,恰巧是朱之衡受家法的時候。此事青舒雖然沒有親見,而且沒有八卦地特意著人去打聽,可世上最不缺的便是東家長、西家短地嚼舌根的人。
正值蕭府嫁女之時,蕭府中親朋好友聚集且賓客來來去去的,哪裡會少了訊息靈通之人與好事之人。朱之衡如何受家法、朱老爺如何看不上兒子朱之衡的話題不少人互相竊竊私語著。這麼一來,青舒多多少少的也聽到了一些。再加上一個見事兒就往前湊的於雲,那些流言青舒不想知道都難。
朱老爺氣怒之時不肯給兒子請大夫。蕭大人得信兒後請了大夫過去給表外甥朱之衡看傷,並痛罵了朱老爺一通。就連這事兒也沒瞞過有心人,被人給抖摟了出來。青舒聽聞了,只當不知。
只是,本該在朱府養傷的朱之衡,突然出現在野外路邊的大坑之中,還渾身是血。他受了家法,被施了杖刑,臀部傷的很慘,但不該渾身是血,更不應該胸口帶刀傷。這就是小歡指出傷者是朱之衡時,青舒覺得事情有古怪的原因。
洛三檢視過現場,受重傷昏迷的朱之衡不是自己逃到大坑中的,而是被人丟進大坑中的。理由很簡單。
若朱之衡是自己逃到大坑中的,沿著他逃跑的路線一定會留下血跡。可實際上卻沒有那樣的血跡,只有他躺過的大坑中有大片且凝固的血跡在。還有就是,就在大坑邊上的官道上有馬車停留的車轍印與馬蹄印,以及幾滴不怎麼明顯的血跡。官道上的這幾滴血跡理應是有人將朱之衡丟進大坑時留下的。
根據大坑中血跡凝固的程度和朱之衡的身體凍僵的情況,洛三猜測出朱之衡被丟進大坑中的時間大體在天明前的寅時末到卯時一刻左右。好在青舒他們今日趕早趕路,和出嫁的蕭芷一前一後地出了德縣縣城。好在朱之衡醒了過來,並恰巧在青舒他們的馬車經過時從大坑中爬出了半個身子來呼救。否則,再拖個半個時辰、一個時辰的,朱之衡即便不會流血而亡,也會凍死。
本該在府中養傷的朱之衡出現在路邊,還丟了大半條命的樣子。這就耐人尋味了。在這之前,蕭大人又恰巧將一封拜託信交給了青舒。信中寫的是,希望青舒能從中幫忙,把朱之衡推薦到周伯彥跟前去。蕭大人不求朱之衡能得周伯彥重用,不求朱之衡能飛黃騰達,只求朱之衡能遠離縣城一年半載的。當然,在外邊能學到點東西就更好了。蕭大人求人很能把握分寸,信中言辭懇切,又說明不強求。青舒方便,答應幫這個忙,他萬分感激。青舒拒絕這事,他依然萬分感激。他要青舒考慮一下,不急著答覆。
這兩樣事情碰到了一處,事情變得更加耐人尋味了。青舒猜測了一下。蕭大人似乎是預料到了朱之衡會有危險,因而才要把朱之衡從縣城支開一段時日。蕭大人會選擇周伯彥,或許是考慮到了周伯彥的身份和勢力,覺得朱之衡投靠周伯彥是最安全的。總之,這裡應該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