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著道理來言,人家劉氏這個當孃的說的話真的不過份。
而且,這也是應當應份的。6
可是楊長英卻是心裡頭另有打算的,想了想,她退了一步,“娘,我這次過去並不是只是去齊王府的……”她看著劉氏,細細把自己的打算說了,然後道,“當然了,如果你不想讓同子再往前走一步,只想著讓他在家裡頭做個富家翁的話,那麼這話您就當我沒說。還有,雖然我現在答應和他一塊去京城,但並不代表我就真的要嫁給他,嫁進齊王府呀。”
如果雙方真的要議這門親事。
齊王府的人肯定要來這裡,或者,把劉氏母子接到京城去?
這也是楊長英在腦海裡瞬間閃過的一個念頭。
不過這些都是後頭的事兒。
她現在只是看著劉氏,眉眼溫和,“娘是想怎麼樣呢?”這一刻,楊長英的腦海裡突然就蹦出了一個想法,之前老是聽人說什麼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什麼的,她之前還覺得好笑,這學成什麼樣兒走到哪一步都是自己的事兒,和父母有什麼關係?可這一刻,楊長英突然有些恍然:在一定的程度上,大人,真的可以改變孩子的境況!
劉氏聽了這話先是一怔,接著她就緊緊的皺起了眉頭,沉思了起來。
女兒的親事是挺重要。
可兒子的前程也是挺挺重要的事兒呀。
而且,在劉氏的心裡頭,她還有著一層的擔心:如今這個家裡頭的一切都是楊長英在頂著,兒子雖然是比以前出息多了,但是女兒一出嫁,能撐的起來嗎?她倒不是捨不得給楊長英當陪嫁,但她們母子也要生活,兒子要長大,日後要娶妻,這都是一筆大的開銷呀,雖然楊長同早早就和她說過,日後這些家業都給了楊長英,他自會再去創一份家業出來的。
這話劉氏也是同意的。
就是吧,有些心疼兒子:這在外頭打拼哪裡有那麼容易的啊。
她把這事兒很好的壓到了自己的心裡頭。
之所以沒說,一來是因為楊長同還小,二來,她也是心裡頭門清兒,自家女兒不是那種不顧自己和弟弟的人。
這一刻楊長英提起楊長同的以後。
劉氏突然就有些迷茫了起來:
以後,兒子要怎麼走?
看著她估計一時半刻想不出什麼來的了,楊長英默默的幫著她續了茶,輕聲道,“要不,娘晚上問問同子?”
雖然她也可以問。
但是她卻覺得這事兒還是劉氏自己去問吧。
人家畢竟是親母子。
“不用問了,你們說的話我都聽到了,娘,姐姐,我要參加科考。”門被人從外頭推開,一臉凝重,整個身子都緊緊繃起來的楊長同一襲藍色直裰自外頭昂首而入,他站到楊長英和劉氏跟前,眉眼裡帶著獨屬於少年人的朝氣和堅毅,“娘,姐姐,我都想好了,我要下場,我要參加科考。我一定不會輸給那個人的。”
“同子,你真的想好了?”
楊長英並沒有去糾正他的話,在她看來,楊長同現在就是一心想著和楊平程較這個勁兒的,你看,連參加科考,人生規劃這麼大的事兒都要和他比一比,有這個必要嗎?不過雖然她覺得有些不妥,但楊長同和她不同,他是真正的孩子,有孩子氣也是正常,而且,在楊長英看來,正是這股孩子氣,才讓他更加的有稜角,有衝勁兒。
或者,這也是好事兒?
倒是劉氏,她或者是忽略了楊長同的那句話,或者,在她的心裡頭,兒子有這樣的想法那才是正常的。
畢竟,那個男人是真的愧待了她們母子母女姐弟的。
就是連劉氏心裡頭,也並不是真的一點不怨吧?
兒子有這樣的志氣,她自然是開心的。
只是,她卻是扭頭看向了楊長英,“英子,你看呢?”
兒子有志氣是好。
但她卻更想聽聽女兒的想法。
誰知楊長英只是輕輕的笑了一下,“那就考吧。”反正,她也不是供不起一個學生。
“那,同子啊,你要是覺得不好考咱們就不考啊,別為難自己。”
聽著這話,楊長英挑了下眉。
果然是親孃呀。
還記得提醒這話……
不過這也證明劉氏這個親孃待她們兩個是真的一腔慈母心。
不然換了別的女人,怕是隻一心一意的唸叨,恨不得天天耳提面命的逼著兒子上進,考秀才舉人來給自己出氣,力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