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空便來找兩個姊姊訴苦,不過當著母親的面卻不敢同他們多話,生怕她見了惱火,回去又要發作,兩個姊姊知道她的難處,但凡曾氏在場,他們便對三娘子淡淡的,一句話也不與她多說。
姊妹倆向眾人一一行了禮,笑盈盈地對著姜曇生道:“恭喜大兄。”
姜曇生害羞地撓撓頭道:“託妹妹們的福。”又鄭重其事地向他們回了一禮,“多謝兩位妹妹。”
才學還是其次,他能說出這句話來,便是真的明事理了。
“自家人做什麼學人家拜來拜去的,沒完沒了。”老太太嗔怪著把姊妹倆攬到身邊,八郎偷眼看了看兩個姊姊,他已經到了初識美醜的年紀,對這兩個好看的姊姊很是好奇,但隱約覺得與他們親近大約會惹得母親不喜,便僵著身子不敢動彈。
奴婢們陸陸續續捧了食案和酒餚入內,姜老太太帶頭大快朵頤,眾人一邊說笑一邊用膳,酒足飯飽時,便商量起宴請的事兒來。
“曇生定的是三品,選為奉朝清是天子對咱們家的眷顧,依兒子看,這回咱們就請些平日裡常來常往的人家,莫要太鋪張,免得招了那些閒人的眼,給咱們家使絆子……”姜景仁想了想建言道。
“你老孃不知道這個理麼?”兒子難得開竅,說出這番話來,姜老太太心裡很欣慰,只是對他兇慣了,仍舊乜著他沒好氣地道,“也用不著太縮頭縮腦了,二孃三娘他們也大了,常來常往那幾家平日想見就能見,難得辦一場席。。。。。。”突然想到當著孫女們的面議論他們的終身大事似乎不太妥當,便咳嗽了兩聲對兒子使了個眼色。
姜景仁還在納悶,他兒子已經領悟了祖母的意思,忙道:“孫兒在學館也結交了不少朋友,正想著找機會聚聚呢!”
第109章
姜家諸人就此商定了要設宴; 可是這宴要怎麼個設法,姜老太太是兩眼一抹黑,只能指望著兒子,姜大郎平日出門應酬多是和同僚喝花酒; 去人家家裡赴宴; 眼睛也只盯著歌姬月姬舞姬侍婢,連席上吃了什麼都記不得,更不用提那些世家大族繁瑣細緻的進退送迎了。
姜曇生的同窗大多是二三流世家的子弟; 既然是打著替兩位小娘子相看女婿的主意; 這宴席就不能太隨便,沒得叫人笑話姜家沒規矩。
姜老太太一見姜大郎那抓耳撓腮一籌莫展的德性就知道指靠不上他,心中縱有一萬個不情願,也得以大局為重; 撂下玉箸,清了清嗓子; 努努嘴轉向曾氏道:“大郎媳婦兒; 你是富貴人家出身; 這回請客不比從前,怠慢不得; 還得你多費點心思操辦啦!”
“瞧阿孃說的,多少年前的事兒了; 媳婦也記不大清楚,如今的規矩風俗大約也與那時候不同了,只能盡力而為罷了。”曾氏欠了欠身道。
姜曇生謀得了不錯的前程; 姜明霜又要入宮,這對她所出的一雙子女來說自然沒有壞處。
八郎長那麼大了依舊沒有顯出一星半點聰慧靈秀的跡象,獨子相貌似她,心智卻像極了他那蠢笨的阿耶,真是老天爺與她開的一個莫大玩笑。上頭有個出息些的兄長照拂著,將來謀個一官半職,可以想見就這麼庸庸碌碌風平浪靜地過完此生吧——可她不甘心啊!
至於三娘子……曾氏帶著些怨忿掃了婆母一眼,心道有那老貨在,必定要抬一個壓一個,有好親事肯定先緊著二娘子。
想到此處她又面無表情地看了眼衣著素淨神情淡漠的姜明淅,女兒如她所願長成了氣質清華蘭心蕙質的少女,才貌不輸等閒世家貴女,可不知怎的與她越來越離心,卻和那當壚賣酒的下賤女人生的一雙女兒越發親近,可見姜家那一半汙濁血脈終究是扎牢了根,任她怎麼費盡心機也拔不除了。
大約也是嫌她這阿孃不中用了吧,不能幫她謀個好親事,讓她只能跟在陳氏的兩個女兒後面撿剩下的,如今連身子骨都不行了,成了她的負累,若是楊家還在,何至於如此?她原本是想把女兒嫁回楊家去的,縱使以姜家的門戶嫡支大約是不用想了,可楊家那時根深枝茂,旁支中也不乏殷實又清貴的人家,然而一夜之間全沒了。連她阿孃也受了牽連,一大把年紀死在流徙途中,當年的承諾自然也無法兌現了,倒叫她擔著干係白忙活了一番。
不過姜明霜可以不待見這阿孃,自己卻不得不為她盡力籌謀,曾氏自嘲地抬了抬嘴角,撫了撫衣襬又道:“三個小娘子也大了,不如讓他們幫媳婦兒打打下手,也算曆練歷練。”
曾氏並不打算真的教他們什麼,她十來歲便隨出身楊氏的母親學執掌中饋,操持起這些事務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