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3 / 4)

走。

秦軍裨將見主帥失利受傷,三名先鋒將迅速挺槍相迎,被樊噲隨手搠死一人,餘下二人與這邊疾衝上來的郭昊、郭典交戰在一起。

樊噲見章豨欲走,拍馬緊追,這時城門大開,灌嬰、張雲帶軍衝殺而出,秦軍大驚一陣慌亂,陣型不整,登時抵擋不住龍軍洶湧的衝擊。

龍天羽立在城頭觀戰,甫見樊噲單槍匹馬衝入秦軍人潮中,惟恐他有失,從背後取下特製的鐵弓,猿臂一拉,弦如滿月,嗖的一振,這支鐵箭快如流星,正射中誠下百丈處敵將章豨的坐騎。

戰馬一聲慘叫,頓時撲通倒地,章豨應聲摔落馬下,樊噲暴喝一聲,左液與手臂夾住丈八長矛,縱馬衝前一刺,穿透胸前鎧甲,矛鋒由後輩刺出,力道之猛,竟將章豨整個人挑到了半空中。

秦軍見主帥已死,無心戀戰,被後面潮水般的龍軍一陣衝殺,全無招架之力,紛紛潰散而逃。

灌嬰與樊噲兩軍匯合後,威力更強,分成雙翼合攏,圍住潰散的秦軍,這時龍天羽打了個口哨,追月寶馬狂嘯飛奔而出,立在城外牆下,他縱身一躍,正落在馬背上,領著城內一萬蒼頭軍由正中殺出,圍殲五萬秦軍。

第十章 復楚伐秦

話分兩頭,便在彭城義軍抵擋秦軍圍剿之時,長江以南的楚地,開始正式宣佈復國伐秦,徵兵入伍準備渡江北上攻秦。

項羽帶二千鐵騎追殺龍天羽反被埋伏險些全軍覆滅,好生惱怒,李園和項梁暗中與他傾談,勸慰一番,但無形中對龍天羽更增了幾分懼意,深知此人以智勇雙全,兩此擊敗伏兵,當真不好對付。

楚地揭竿起義,有項羽三萬鐵騎和項梁八千子弟壯大威勢,發展極是迅速,又有郭族兵器與財銀支撐,楚軍應招如沸,數日間徵兵三四萬人,加上郭府和相國家將,已有八千人馬之眾。

李園擁立楚懷王之孫熊心為義軍名義上的首領,恢復楚號,熊心仍為楚懷王,以增強號召力和反秦的情緒,果然聲勢鼎沸,應驗了“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民謠。

李園輔助懷王在壽春建都,自命相國兼輔政君,任命項梁為武信君,項羽為上將軍,李月瑤為太傅,負責教導懷王熊心的宮廷禮儀和為君之道。

八萬大軍留下兩萬護守壽春城池,六萬人馬暫由項梁、項羽率領,選了吉日登壇拜將,大軍從壽春出發,準備渡過長江北上,討伐暴秦。

項梁、項羽、項伯、項莊、鍾離昧、龍且、荊楚、滕剛等二十幾位武將領軍六萬,車千輛抵達江乘,備好船隻準備渡江。

這時由江水上游乘流而下十幾艘大船,每船各有千人左右,打著旗幟,不是秦軍旗號,而是獨鏽著一個“番”字。

項梁見狀一驚,向著諸將道:“莫非是番君吳芮的義軍,不知帶軍前來有何貴幹?”

一艘大船靠岸,從船板上躍下一名男子,約莫三十出頭,身材魁梧,臉上刻著一個“黥”字,似被人用刀刺了字,然後又塗了墨,才留下無法去掉的印記。

黥也稱墨刑,早殘酷野蠻的秦朝刑罪中算不上重的,它屬於十六種“次死之刑”的一種,用於較輕之罪,肉刑中最重者尚有“男子割勢,女子閉幽”的宮刑,斷足的刖刑等,至於鑿顛、抽肋、鑊烹等性命之刑,更是慘無人道。

項梁、項羽等人見他手持長柄偃月刀,一身戎裝盔甲,不同一般人物,單從氣勢上看,便知是位身懷本領、武藝高超的大將,至於臉上為何受刑刺字,卻誰也不知曉。

那人橫刀立馬,朗聲道:“在下英布,六邑縣人,聽聞楚地徵兵伐秦,不日渡江,番君命在下前來相會,滅秦之師有能者居之,英布不才,斗膽提議,天下各路義軍,力量分散難以單獨抵擋秦軍虎狼,若能結合一路自能滅秦。”

項梁道:“不錯,正合項某之意,不知壯士有何見教?”

英布笑道:“久聞項家盛名,倘若軍中有誰勝得過在下,那麼英布甘願領軍投靠項軍,一共北上投秦,假如在下僥倖勝得一招半式,便請項軍加入我番軍如何?”

項梁心道:“好大的口氣,倒是前來搦戰來著。”他素知侄子項莊自幼在西楚軒轅劍門下學劍,頗得真傳,劍術精湛,隱為項軍中第一劍客,但馬背上對決卻非所長,遂將目光瞧向項羽。

項羽哪還不會意,轉頭向身後的部將道:“哪一位出戰可代本將制服此人?”

鍾離昧得令一聲,催馬衝出人群,揮動長槍,猶如毒蛇土芯,虛虛實實,擲向對手上盤要害。

英布臨戰不驚,握住刀柄順勢一斬,當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