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部分(1 / 4)

而真正修道煉氣之士,幾乎都深在深山洞府,山中無甲子,從不過問俗世,免得被俗世紅塵氣息感染,念頭駁雜不純,使道根受到阻擾,功虧一簣。

淳于婉兒自幼只修‘道’,未修‘術’,身體只是平凡女子的體質,心境卻是世間女子無人能及,被稱為三才女之首,並非偶然。

這時幾個武將身影走上山崖端,抬頭望見王后似乎被一股白霧包裹著,如夢如幻,仿若神仙人物,心升敬意,諸將恭身道:“啟稟王后,剛收到虞子期將軍的傳鷹密函,漢王已經抵達了蜀地邊界,目前正往西南大蜀關進入,經甘洛邑、漢源邑、峨眉山、樂山邑,七日後便可抵達蜀都,如果途中無耽擱,二十日便能回到漢中。”

所來的將領正是曹參、夏侯嬰、樊噲、陳平、灌嬰、陳郗、王陵、袁英、張雲等軍中重要人物,得知漢王平安歸來,都面帶著喜悅。

淳于婉兒身子一顫,手中的《易經》竟落在了地上,被風吹落了山崖,在懸崖半空飛舞著,大道無形,大音稀聲,大愛無疆,不管玄術如何神秘,這一刻與丈夫的訊息比起來,都顯得微不足道了,寧願破了道心,也要依偎在夫君的身邊。

“好,大軍駐守原地,挑選兩千精兵,隨我趕赴巴蜀棧道,迎接漢王——”淳于婉兒清冷的素顏終於在這一刻綻放,就因為漢王的一個訊息,把這玄天之女又從道境中拉回俗塵中來。

曹參、夏侯嬰等人聽到淳于王后要親自前往蜀道迎接漢王,紛紛附和,自動請纓跟隨,萬里逃亡,終於回來了。

……

韓信坐著舟伐沿著漢水一路南下,在長江鍍上船艘,渡過巫山三峽,跋山涉水,回返彭城。

這次兵敗之後,將韓信深深磨鍊一番,已經少去往昔的鋒芒畢露,整個人的氣質也發生了不少變化,看上去不再是意氣勃發,清傲凌人的架勢,而是變得韜光養晦起來。

這個時候的韓信才最可怕,脫去了青年的傲慢和不冷靜,沉澱下來,就好比隨風搖擺的稻草都是沒有果實的,真正低頭穩重的稻草都是沉甸甸的果實。

囂張的人不可怕,可怕的是人把喜怒哀樂隱藏起來,出其不意,等待最強的一擊!

經過了兩個月在漢中的考察,讓韓信又了實質的改變,境界也提升了不少,過去的失敗榮辱都不重要了,放不下昨天,就不能把握今日,更不能贏得明朝!

韓信站在長江岸邊,看著驚濤拍岸,心胸開闊,一掃往日的鬱氣,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英雄人物,註定有著兵神韓信的一席之地。

他開始幾日在漢川走訪的時候,還懷著要打探敵軍虛實的想法,查探漢軍的兵防佈置,已經各城邑的情況和漢地的民風新政,但走訪一些城邑和山村後,就逐漸被震撼到。

首先是漢律新政,廢除了奴隸制,廢除了秦王朝一切律法,重新頒佈了漢律,既不完全依靠法家思想,也不完全倚重儒家思想,法政仁政有效地結合起來,興農耕,開荒田,修水利造福百姓,各種官爵和封賞激勵制度,和建立學院、選拔人才的先河,讓韓信這個清高的青年徹底佩服了一回。

這龍天羽怎麼想到的?這些政策簡直大大超出夏商周春秋戰國的政策,比之管仲、吳起、商鞅等變法還要有改革性,並且很容易被貴族和百姓接受,因為律法宣揚平等和爵位雙面性,哪些收到保護,哪些收到征服打擊都詳細地解釋,團結了絕大多數人,孤立了極少數的舊貴族,使新政得以順利展開。

在漢川走了一個月,發現好多城邑和村落的漢人民智漸開,路不拾遺,門不閉戶,勤勞誠懇,鄉村的孩童不在是整日放牛割草,一半的時間在學堂讀書識字,學習‘興漢學院’印發下來的課本,不同年齡段的孩童學的側重點不同。

韓信也層臨摹抄了幾個冊子,小學的知識並不太多,關於簡單的運演算法、部分詩經選集、前人的典故思想品德和簡單的律法等,從小就提升孩童的品質和忠君報國的思想,灌輸能投效國家感到光榮的思維。

俗話說少年志則國志,少年強則國強,龍天羽很重視對孩童的教育,當然不會在這時就提出什麼法制社會,人人平等,民主理論,他只是挑選一些適合漢朝廷統治,能安邦定國的辦法,讓大漢朝崛起,稱霸四方,至於民主社會,他明白,不是幾十年就能實現的,至少經過上百年甚至千年的歷練沉澱,天下人的思想都能上升個無數臺階後,才能實現,這已經不是他所關心的事了。

所有的這些事,令韓信開闊了視野,徹底折服了龍天羽的手段和氣概,甚至讓他有了歸附之心,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