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稠密,東面與大海毗鄰,控制了中原七成的煮鹽生意,如果楚國也能退出新法,統一人口和錢幣、官道,重新頒佈律法和天地法,使中原百姓和人才、四方豪傑都能齊聚楚國來,這樣一來,民眾富庶,甲兵強盛,大楚根基穩定,才能為日後一匡天下做好準備!”
項雲微微點頭,他也瞭解大哥的性格,讓他帶兵征戰沙場,那是不屬任何人,但要治理一國之政,卻非項羽所長,當下沉吟道:“相國的意思要在楚國施行變法?”
范增堅定道:“不錯,必須要實施變法,否則會與西川的差距越來越遠,等漢軍北伐中原時候,那時中原諸侯將難以抵擋,因此大楚也要迅速變法,加強楚國集權,選拔楚地人才,招兵買馬儲備戰事,將來好與漢軍一爭天下!”
項雲曾在史書上讀過商鞅變法、吳起變法、李悝變法等,戰國變法風雲,使七雄崛起,對峙起來,其中尤以秦國商鞅變法最為徹底,也充滿了血腥,疑問道:“相國可有變法之策?”
范增說道:“老臣這些日子查點了楚國戶籍在冊人數,約有一百多萬戶,加上不在戶籍的奴隸、行商、鄉間野人、流離難民,我楚國人口在四百萬左右,但戰火連綿,以致地廣人稀,鄉村冷落,耕守人口已嫌不足,雖稱霸了天下,但要統一諸侯,擊敗西川還尚顯不足。
“是以,老臣以為,我楚國當休養生息,鼓勵生育,增加人口,屯積錢糧,積蓄財力,不過這樣至少要二十年的功夫才能見效,要迅速增強,唯有利用天下大亂的局勢,諸侯混戰,百姓流離失所,我楚國已經穩定下來,沒有戰亂之苦,僅這一條,對這些到處逃難的百姓來說,就極具吸引力。只要王爺掌權,推行新政,比如開墾荒山僻野者,控制煮鹽聲音,運往中原獲得暴利,增強國庫積蓄!”
項雲來到楚國時日尚短,對楚國風土人情和國力還沒有較深的瞭解,疑問道:“具體有哪些方面需要改制?是否可行呢?要知道變法之事非同小可,要有詳細周全的計劃才行!”
范增似乎早有準備,胸有成竹道:“第一,世襲祖先爵祿封地已經三世以上者,一律收回封地,罷黜爵位。僅這一道法令的推行,便使楚國直屬國府的耕地增加了數百萬畝,納稅農戶增加了十萬。
“第二,選拔官員,文官武將,建立一個嚴密的朝廷機構,邀請中原才子入楚,破格選拔人才在朝為官,各地郡守城主由朝廷統一任命,各地政事通達,使朝野整肅起來。
“第三,明法審令,整頓民治;對保留的貴族嫡系的封地,實行治權賦稅分離的法令,對民治權與少部分賦稅歸於官府,大部分賦稅歸貴族領主。施行官府治民,貴族受稅。
“第四,整頓軍制,訓練新軍。收回封地的賦稅與裁減冗員的節餘,全部用於新軍經費,大量招募‘戰鬥之士’,將目前五十萬楚軍訓練成精銳之師!然後九合諸侯,逐一蠶食中原各方勢力,再掉過頭與漢軍逐鹿天下,楚漢爭雄!”
項雲聞言大喜道:“好,相國果然身具乾坤大才之人,不但擅於運籌謀略,對治國變法也有獨到見解,太好了,得相國輔助本王,何愁大事不成,相國今日就可放手去做,北面匈奴鐵騎,西面的番邦西域諸國,都是咱們的盟友,如果大楚再變強,將來吞噬中原,指日可待!”
范增同樣大喜,即使他再有才幹謀略,也需遇到賢明主子,君臣同心才能幹出一番大業來,而這項雲文武全才,頭腦冷靜,又擅於接納臣見,有他執掌楚國大權,楚國必當能統一天下!
……
翌日清晨,漢王如往常一樣先君臨早朝,聽過文武百官的奏摺後,張良忽然開口道:“漢王,臣有一事要奏?”
龍天羽見張良有事要奏,客氣說道:“太傅請講!”
張良回道:“昨日臣府上來了位貴客,乃是常山國的君主張耳,數月前陳餘從齊國田榮處借兵,攻打常山國,不久前張耳敗走,據說陳餘與趙歇南北呼應,已佔據了趙國全境,正在屯兵與衛國對峙,而常山王張耳來到漢中,欲投效我漢室,請漢王定奪!”
龍天羽喔了一聲,透過史書記載,他隱隱記得歷史上的楚漢時期,張耳在襄國敗走,投靠漢王劉邦,陳餘迎代王趙歇為趙王,趙歇感謝陳餘,封其為代王。張耳次年隨韓信出井陘擊趙,大敗趙軍,陳餘及趙王歇被殺,如今張耳來投效自己,看來這歷史多多少少還是有雷同之處的,說道:“張耳現在何處?”
張良道:“正在宮外候旨覲見!”
龍天羽忙道:“宣常山王張耳進殿!”
身旁的宦官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