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後觀機逗教,又說《阿含經》十二年,《方等經》八年,《般若經》二十二年,《法華經》和《涅盤經》共八年,這是大會式的宣講,而對於個人各別的教化,不知說過無量數次。佛陀因材施教,點化迷萌,感化無量數人求皈受戒,改惡修善,得大解脫,了悟無上菩提。如佛陀在波羅奈斯城外的鹿野苑,向最初和他一起共修的阿若憍陳如等五人,宣說四諦、十二因緣、三十七菩提分、五蘊、四禪等,五人聽後便獲果證,當即皈依了佛陀,成為最初的佛弟子。與此同時,度舍利弗、目犍連等使其捨棄外道,各獲果證。佛陀的弟子有頻婆娑羅王、波斯匿王等國王,及韋提希夫人、末利夫人等王妃,也有社會下層的蓮花色、摩登伽等。佛陀度阿那律、難陀、阿難陀等諸王子出家,也不捨棄理髮匠優波離、挑糞工尼提。總而言之,佛陀的弘化是以慈攝眾,以法領眾,以智教眾,以法養眾。
慈悲的佛陀對眾生的愛護無微不至,所教化的物件,不分貧富貴賤、種族信仰一律平等,使得歸依的弟子日漸增多,於是便有了僧伽(僧團)。一般認為,釋迦牟尼佛在鹿野苑初次演教,阿若憍陳如等五人皈依佛教,便是佛教僧伽之始。在佛陀的弟子群中,有著種種賢聖不肖的分別。故而佛陀制定了戒律,並時常教戒弟子有關持戒的重要性。
【聖人時代之西遊之前 】
第一章穿越成猴
更新時間2009…12…19 16:28:31 字數:3170
感盤古開闢,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