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條不紊的忙碌著,見她進來,紛紛抬頭打招呼。
“林姐”
“林姐好。”
……
這些都是京都駐點過來幫忙的。
因為前三年的風波,所有工作人員都換了一遍,導致京都駐點這一屆不是林秀琴這種從退役線後拉回來的老人,就是全然的新人。
不過新人有新人的好處,對國師大人“出嫁”這種事情,不僅沒有驚訝,還一個個興致勃勃。
林秀琴看了一眼屋子裡的東西:“現在準備的如何?”
靠的最近的一個小姑娘回到:“正上妝呢。”
林秀琴有些詫異:“上妝?”
小姑娘點頭:“大人說,他從沒有把這當兒戲,無論坐在轎子裡的是誰,今日都是他成親的日子。”
雖然聽譚隊提起過今日兩位主角對待婚禮都十分認真,但是親耳聽到,林秀琴還是忍不住暗歎一聲。
別說古代區,就是現代區,能有幾個男人願意在婚禮上性別互換的?
尤其是國師大人這種從小精英式培養,身居高位多年的。
林秀琴點頭:“我知道了。“
她走進內間,看到的就是對鏡描眉的國師大人,穿著一身紅色的中衣,烏黑的頭髮半披在身後,只是簡單的挽起。
他手執眉筆,正對鏡上妝,妝容淡雅,卻很好的弱化了男性線條,看著沒有特別的維和。
眼底中帶著愉悅,彷彿就是正常的待嫁新娘。
林秀琴站在一旁,等待林長謙上完妝,拿起梳子走到他身後:“一梳梳到頭,富貴不用愁;”
唱詞是林秀琴剛跟喜娘學的,現學現賣,少了幾分喜慶,卻多了幾分由衷的祝福:
“二梳梳到頭,無病又無憂;
三梳梳到頭,多子又多壽;
……
三梳梳到尾,永結同心佩。
有頭有尾,富富貴貴。”
林秀琴剛將梳子放下,聽見眼前人問道:“什麼時辰了?”
她抬頭看了一眼窗外的天色:“不到八點,客棧那邊差不多也應該出發了。”
古代區交通不便,城檢麻煩,為了不耽誤吉時,城外之人迎親,往往會在頭天選擇進城入住客棧,第二天一大早,再從客棧出發迎親。
君悅客棧。
餘初穿上了最後一件行頭。
古代成婚的早,十六七歲的年少人成為新郎比比皆是,不少成衣鋪子都有不少青少年身量的喜服,餘初試了兩家就買到一件合身的,像是量身打造一般。
和上次她自己亂七八糟動手不同,這次駐地專業化妝師親自出馬,從臉部輪廓開始修飾,連五官也用相關仿生材料進行微雕。
然後就是肩寬、腰部線條和臀部線條,最重要的是——專業化妝師連喉結都仿製的以假亂真。
加上形體老師逮著她訓練了兩天年少人的走姿,穿著大紅色喜服往鏡子前一站,活脫脫的就是一名小登科的少年郎,
一群小年輕都是從駐地的工作人員或者鷹者選出來的,正是最愛玩的時候,看見一個一個小姐姐白日變性,紛紛打趣道起來。
“初姐這今日,把我們兄弟幾個都比了下去。”
“玉樹臨風誰家少年郎。”
……
餘初摸了摸下巴:“我這副模樣走出去,得耽誤多少家小姑娘。”
這句話成功的逗笑了眾人。
門外的人被屋內的動靜提醒,敲了敲門:“時間差不多了。”
她收起臉上的笑容,衝著身後的“伴郎團OR接親親友團”鄭重一抱拳:“兄弟們,今日拜託了!”
“初姐放心。”
“多謝各位。”餘初將玉冠戴正,“不過今天,初姐這個稱呼到門內為止,出了這個門,叫我什麼?”
一群小年輕嘻嘻哈哈喊人:“少爺!”
踏出客棧大門,門外的接親隊伍已經準備就緒,餘初一展袖,接過身邊人遞過來的馬鞭,撩起衣襬,利落的翻身上馬。
她小腿一夾馬腹:“走!”
客棧選在離宅子不遠不近的地方,接親的隊伍走了約莫一炷香的時間就見到了宅子,只是人未到,一路鞭炮卻先響了起來。
餘初接過一旁催馬上來的同伴遞過來的籃子,從裡面抓出花生、糖塊、乾果和紅繩栓的小銅錢,朝著路邊撒去。
無數孩子和大人蜂擁著搶著,驚呼聲此起彼伏,搶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