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弟,”陳元白含笑走上前:“你一路奔波辛苦了。”
陳元昭的神色恢復了淡然,微微稽首:“大哥!大嫂!”
陳元白的身側站著的女子,是長嫂袁氏。袁氏身後站著一個六七歲的男童,懷中還抱著一個未滿週歲的男嬰。
袁氏堆起滿臉的笑:“二弟離京一年多,現在可算是回來了。”忙吩咐一旁的男童:“驍兒,快些叫二叔。”
男童乖乖的喊了聲二叔。這個男童,是陳元白的長子陳驍。
陳元昭嗯了一聲,目光掠過袁氏懷中的男嬰。
“這是驥哥兒,再過一個月就滿週歲了。”陳元白憐愛的看了次子一眼,語氣中不自覺的透露出幾分驕傲。
說完之後,陳元白似又覺得有些不妥,笑著安慰陳元昭:“你這幾年一直領兵在外,連終身大事也被耽擱了。此次回京可要多待一段時日。早點成親,有了子嗣再出京。”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子嗣是否豐盛,也被視為家業興旺和睦的重要象徵。
陳元昭年已二十,還未娶妻,也無子嗣,說起來難免有些尷尬。
陳元昭神色淡然,不置一詞。
陳凌雪略有些靦腆的走過來,喊了聲“二哥”。
兄妹三個,只有陳元昭是嫡出。陳元白是已故的蓮姨娘所出,陳凌雪的生母是邱姨娘。陳元昭和兄長妹妹並不親近,和陳元青反而最親厚。
陳元青笑著催促:“二哥,大伯和大伯母都在世安堂等著你,你快些進去給他們請安吧!別讓他們等的心急。”
心急?只怕未必吧。。。。。。
陳元昭扯了扯唇角,邁步進了安國公府。
第四十五章勸說
過了申時,鄒氏開始頻頻張望坐立難安。
“怎麼到現在還沒回來?”鄒氏第十次自言自語:“都這個時辰了。”
李媽媽笑著開解鄒氏:“太太不用擔心,肯定是賢妃娘娘留他們在宮裡說話呢!”
鄒氏嗯了一聲,過了片刻,又忍不住喃喃自語:“他們在宮裡該不會惹了什麼禍吧!”
“這怎麼會。”李媽媽笑著接過話茬:“少爺知書達理,小姐更是溫柔知禮,斷然不會出什麼差錯。若說惹禍,該擔心的人是紀三小姐才對。”
這倒也是。
鄒氏不怎麼厚道的笑了起來。
和紀妤一比,許瑾瑜簡直是太省心了。自己如今樣樣都不如小鄒氏,卻有這麼優秀出色的一雙兒女,這一點可把小鄒氏遠遠的比了下去!
想到這些,鄒氏的心中溢滿了驕傲之情。
丫鬟春兒匆匆的進來稟報:“太太,夫人他們已經回來了,現在該到汀蘭院了。”
鄒氏眼睛一亮,不假思索的起身去了汀蘭院。
。。。。。。
在宮中待了半天,又坐了半個多時辰的馬車,許瑾瑜只覺得十分疲累。
不止是許瑾瑜,小鄒氏等人也是一樣。宮中不比別的地方,時刻要提著幾分小心。時時要注意言行舉止,這麼半天下來,不累才是怪事。
到了汀蘭院之後,眾人幾乎不約而同的鬆了口氣。
鄒氏急急地走了進來,先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