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2 / 4)

子看著那些再平常不過的家常物什在老孃的手裡變成特別有觀賞性的供碗,看著孃的眼裡都快冒著小星星了。

老孃這手,真是開了掛了。

要不是明子知道娘也有不會做的事兒,都要懷疑娘是帶著什麼能工巧匠系統穿越的了。

呵呵,娘不會做的東西很奇葩,就兩樣兒,打麻繩和納鞋底子。

對,不是什麼難得誰都完不成的,相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農村婦女都會做的,最普通,最簡單的兩樣兒。就算是手笨的,人家好歹也能做出成品來,明子娘卻是真的連成品都做不出來的那種!

以前,明子姥姥還沒改嫁之前,每年都是姥姥幫著做全家人的鞋。姥姥改嫁之後,每年二姨幫著做一部分,二姨家七個兒子,自己都幫不過來,全幫也幫不過來。剩下的就是這家幫著做一雙,那家幫著做兩雙的。

好在,明子娘人緣好,平時她幫著別人的時候也多,這樣互相幫忙,全家才算是有鞋穿了。就是這樣,二姐說,她十一歲那年冬天,她的棉鞋到底沒做出來,足足穿了一冬天單鞋,那冷得真是一會兒都不趕老老實實的站著,只能不停的走或是跳。

一直到大姐長到了十三四歲,早早的就跟著二姨和屯子裡的嬸子們學會了打麻繩和納鞋底子。明子娘才不用每年為了穿鞋出去求人了……

說得遠了。

還回說回做供碗吧。

明子孃的供碗做得好看,動作也不慢。九點鐘左右,就全部都完成了。

再擺上饅頭。酒。點上香。外面同一時間,放上一掛鞭。這家譜就算是供好了。新的灶王爺像也貼上了,灶王爺已經完成了上天彙報的工作,回家過來了。

明子娘很講究,那香火是要時刻盯著的,前一柱香燒得還剩下一點點的時候,就要指派大哥在邊兒上等著,得保證香火不能斷了。而且,這個活兒,還不讓閨女們參與,小文哥還小,大哥就總得待在家裡看著香火,都不能出去玩兒。

從這上,也能看出來是明子娘有多傳統,多重男輕女。

明子覺得,娘什麼都好,就重男輕女這件事兒上,真沒有爹和爺爺看得開呢!

晚飯吃得比每天要早,因為晚上守歲還有一頓年夜飯,下午這一頓,就提前了不少。

從三十這一天開始,就要連著吃三天的素了。

那可真是清腸胃。

別人家過年,都是一年裡伙食最好的三天,關家正好相反。平時好歹還有點兒葷腥。這三年,連蔥蒜都是不能吃的。早上就是豆包,鹹菜。晚上粥,鹹菜。因為不捨得買豆油,連菜都乾脆不做了……

這艱苦的。

明子也算開眼界了。以為之前吃的就夠慘的了,沒想到,還有更慘的。

過年啊……

除了明子,家裡其他人都已經習慣了。連小哥都知道關家過年就這是這個講究,也沒有報怨。

啊,對了。連凍梨也不讓吃了。娘說,梨這個名字不好,不吉利。過年期間,不準吃。

年夜飯之前,還有一項重要的活動。叫做發紙。

跟祭灶的步驟基本上是一樣的。在院裡子點上一個火堆,放上供桌,供品。燒紙錢,放鞭炮。這一次,燃放的鞭炮是最多、最好的,不過也只是從一小掛變成了稍多一點的大掛,再加上幾個單響的炮仗而已。然後就是男丁們磕頭祭拜。這一次,不光是明子爺爺,老爹帶著兩個哥哥磕頭了,隔壁八爺爺帶著三個兒子也要一起過來的。同宗同族嘛!

同樣的,八爺爺家發紙的時候,明子爺爺也要帶著兒孫們過去磕頭的。祭拜祖宗這個事兒,可不觀你年紀大小的。

屯子裡各家發紙的時間,都是自己定的,有些人家會特別早。搶著發嘛,取個好意頭。

明子家差不多等到最後才發紙,這個事兒,可不是明子娘說了算了。要聽爺爺的,爺爺說,好飯不怕晚。急三火四的,沒福氣。

要不是怕幾個小的睡著了,是要等到夜裡十二點的。

發紙之後,就可以吃年夜飯了。

素餡的餃子。把凍豆腐切成細細的豆腐沫兒,放一點點豆油炒一下,跟酸菜一起,就是餃子餡了。不能吃蒜,也沒有醬油,餃子都是沾著鹹菜汁吃的。

年夜飯跟平時的區別就只是把豆包和粥什麼的,換成了素餡餃子。菜還是隻有一個,鹹菜。

非常的簡單,也非常的省錢。

吃完年夜飯,晚輩們就要給長輩拜年了。男孩子要給長輩磕頭,女孩兒就說幾句吉祥兒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