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買的,大哥給的糧票兒。這季節也沒別的菜,就是土豆白菜。阿姨家裡就有,不用特意買,都算在菜錢裡了。
阿姨在醫院幹一個月,也就能掙上十來塊錢,有這好活兒,自然是千肯萬肯的。天天換著樣兒的做,用了百分之兩百的心。時不時的還給加個雞蛋,鹹鴨蛋啥的。就怕明子不滿意,再找了別人。
別說有錢沒錢,就這個用心勁兒,別人能不羨慕嘛。
“嗯,嗯……”明子娘聽著隔壁嬸子的話,嘴都笑得合不攏,一勁兒的笑著點頭。很認同大嬸兒的話。自家兒女孝敬,當老兒的,自然是驕傲。明子在邊兒上樂呵呵的聽著。
“老嫂子,你這閨女多大了?找婆家了沒有呢?”對床那大叔這時候也插進話來了,不過大叔您可夠八卦的了。
“才十四,找啥婆家啊。還唸書呢,早著呢!”明子娘有問必答。
“才十四啊?哎媽,大嫂你不說,可看不出來你這閨女才十四,這說話辦事兒,我家那二十四的都不比不了。”又有一個跟著誇讚明子的。
“嗯呢,我閨女唸書早,都是跟書本上學的。”明子娘話裡話外的,老往唸書上說,那顯擺的心思昭然若揭,明子看著在心裡笑得不行,估計明子娘這會兒正著急呢,咋就沒人問問他家閨女上幾年級呢?
“大嫂,你家哪個公社的啊?我看你家這日子過得可是不錯。”隔壁嬸子這是要開始拉家常了。
“俺們興隆鎮的,妹子,你家哪的啊?”這中老年婦女,對於拉家常,果然是無障礙過渡啊,明子娘接得這個溜。
“哎媽,俺家楊柳鎮的,跟興隆鎮挨著呀。那咱離的不遠呢。”大嬸一句就把關係又拉近了一層。明子想說,興隆十二個大隊,楊柳鎮也不小,那最遠的兩個大隊之前,怕是離得百十里地都不止,您這扯得,真牛。
“哎呀,可不是咋地。不遠。我孃家有個侄媳婦就是楊柳鎮三間房屯的。”明子娘還真有這麼個親戚,是木王堡明子一個遠房表嫂,比二舅家遠一層,平時也有走動。
“我就是三間房老劉的呀。嫂子你侄媳婦兒姓啥?”哎媽,越嘮越近了。
“姓劉。她爹叫劉靠山。”
“媽呀,這可是遇上親戚了,劉靠山是俺家孩子他二大爺。”
這樣居然也能扯上親戚?明子就笑,不過這麼一說,劉家嬸子跟明子娘幾乎立刻就因為這種神奇的“親戚”關係成了彷彿多年未見的好閨蜜。
“大妹子你興隆鎮的?那你家裡有沒有在興隆鎮磚廠上班的啊?我聽說那磚廠裡有個人有靈性,不知道真的假的啊?”斜對面兒的大娘這時候也參與進來了,不過這年紀大的人,怎麼神神道道的?
“還有那樣人呢?哪事兒啊?大姐,快說說。”劉嬸子的注意力立刻就被大娘給吸引過去了。
“你們不知道啊?春天的時候,興隆鎮磚廠出車禍,死了三個,殘了一個那麼大的事兒呢。”大娘一看,注意力都到自己身上了,立刻來了精神,就有要開講的架式。
“知道啊。那咋地了?”還有捧哏的。
“我聽說啊,那車上原來還坐著個搭車的,但是人家提前下車了。剛下車沒多遠兒,車就翻了。你就邪性不邪性。我外甥就在磚廠上班的,說那小夥子他們家可不得了,他家還有個神童呢,四歲就會背詩了,聽說小學初中加起來才上了五年。這還不算呢,他家那地裡頭都能長錢。”大娘,您真有講故事的天賦,這說的,咋跟聽神話故事似的呢?
明子抬頭和明子娘對視了一眼,真沒想到,大娘說的是這個事兒啊。明子就低頭接著看書,明子娘笑呵呵的聽著,也不插話。
“地裡頭還能長錢?”這回可不是一個人驚呀了,連進屋換藥的小護士都不走了。
“那可不。你們誰聽過一畝地能出一萬斤土豆的,別人家的土豆都兩毛錢一斤,他家土豆四毛錢一斤,去晚了還搶不上呢。那不是長錢是啥?”大娘話裡那羨慕似的。
“哎呀,大姐你說的是高官屯老關家呀。我知道。俺家還從他家買了一百斤土豆栽子準備來家種呢。是不好買,我這還是因為他家閨女跟我們一個屯兒,知道訊息早,要不都搶不著了。”哎喲?這世界真小。
“大嫂,你家在興隆鎮哪個屯啊?聽沒聽說過關家?真那麼邪乎嗎?”劉嬸子轉頭跟明子娘求證。
“嗯,聽過。也沒那麼邪乎。”明子娘沒多說。
“對了,大嫂,你家這閨女上幾年級啦?跟老關家那孩子一個學校的吧?”興隆鎮就一個高中,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