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元倓的老子,先誠安郡王聽信繼室的讒言,愣是將元佳婉嫁給那病秧子去沖喜。後來元佳婉的夫家獲罪,守了寡的元佳婉方脫離夫家,跟著獲封郡主,有了自己的郡主府。
姚繼廣當時就打算求娶元佳婉,其爹孃卻嫌棄她是個寡婦,死活不同意。姚繼廣一氣之下去了西北,這幾年一直和家裡彆著勁。眼看著姚繼廣年紀越拖越大,姚家長輩沒法子,只好鬆了口。
原來是這樣,真是個長情的郎君。佳婉郡主真是苦盡甘來,“二嫁”還能嫁這麼一個如意郎君,上天待她不薄啊。元倓說,因為姐姐和姚繼廣年紀都不小了,太后的意思是臘月間就讓他們成親,婚後二人就住在郡主府。
婚期緊,杜氏要幫著小姑子準備嫁妝,還要指揮重新佈置郡主府,即便有太后排遣的兩個宮裡的姑姑幫忙,她也累得腳不沾地,便時常唸叨說要是趙玉笙這個能幹的沒過門弟媳在京裡幫襯著,自己哪裡會這麼累。沒法子,只好將徐蓉的娘韋氏拉來看顧著。
元倓的話難免有些誇大,但趙玉笙看了還是有些內疚。平心而論,元佳婉待自己不錯,她與姚繼廣有情人終成眷屬,自己不在場道賀還是有些遺憾。
“好了,說完了這兩件大事,二哥再和你說一件事吧。趙玉琴這個惡毒的女人死在了去祖籍的路上。據說她性子霸道蠻橫無理,導致伯府的船與鄰船撞到了一起,雙方先是理論,最後發展到對罵,她被對方的女眷言語上狠狠羞辱了一通,氣得狠了。誰知道她竟然會因此想不開,晚上趁伯府的婆子不注意,一頭扎進江水裡淹死了。”
趙玉琴死了?她竟然就這麼死了!趙玉笙大為震驚,說老實話,趙玉琴屢次想害自己,趙玉笙曾經想過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但真的聽說她死了,心裡還是有些不忍。
嘆息著繼續往下看,結果又看到一件大大出乎意料的事情,那就是胡三姑娘也出了意外。她在出嫁前的半個月,去妙音寺上香,誰知主僕幾個竟然不小心跌落山崖,摔得肢體殘破面目全非。趙玉琴和胡三姑娘兩個京都鼎鼎大名才貌雙全的姑娘接連意外喪命,以至於京中那些稍有才女之名的閨秀人人自危。
元倓這封書信的資訊量實在是太大,趙玉笙被這接二連三的爆炸訊息弄得許久沒回過神來。呆愣半天之後,她才第撿起信箋仔細看開頭幾張之前沒怎麼看的內容,那都是些關於元倓自身的事情。
元倓說自己如今的生活極有規律,早晚跟著秦師傅繼續習武,白日裡在軍營裡操練,晚上看書。輪休的時候或者去丁家盤桓,或者進宮看姨媽或者去哥哥姐姐府上,偶爾也會去趙家看看各位長輩。軍中個別同僚或者那些個家中沒受康王謀逆事件影響的紈絝邀請他去尋歡作樂,都被他拒絕了。總之他說了那麼多,就是讓趙玉笙知道,如今的他很上進,很本分規矩,與過去相比大大變樣。
說完這些之後,元倓又說自己因為思念趙玉笙,吃不好睡不好,前次進宮,太后姨媽都說他變黑變瘦了。問趙玉笙可曾想過他,能不能提前回京。
趙玉笙看完直搖頭,心道這廝不愧是看了兵書,開始知道用哀兵政策了。可惜自己鐵石心腸,才不會輕易心軟呢。她自從來了懷沙之後,不像在伯府規矩大,又有蘇氏這個保鏢在身邊,不用擔心安危,每日裡想出門就出門。到處閒逛,幫著哥哥查探民情,然後有的放矢地出謀劃策,極有成就感。小日子過得這般輕鬆自在,鬼才想著回京去呢。
趙玉笙猜得沒錯,常氏在書信裡哭訴了趙玉琴的死亡,一如既往地將其怪罪到趙玉笙的頭上。泣血哀求兒子當心,千萬別叫趙玉笙給禍害了,再三要求兒子將趙玉笙送回京都。可憐趙彥得知妹子死去,心痛的只想嚎啕大哭。
想著妻子懷有身孕最好別刺激她,且又怕告訴她這事,她會執意親自看書信,趙彥只好強忍悲痛假裝輕鬆地告訴妻子道:“果真叫笙姐兒料中了,母親的書信還真得是些老生常談,和祖母的話沒什麼差別,囉囉嗦嗦地委實沒什麼看頭。”
佩婉郡主笑了笑,說兒行千里母擔憂,夫君這麼說,幸好婆婆不在跟前,不然得多難受。然後看著趙彥將書信收起,倒也沒說要自己親自看看常氏都寫了些什麼話。
趙彥在妻子這裡矇混過關後,立馬跑去找趙玉笙,想告訴她趙玉琴死了的訊息,結果趙玉笙卻告訴了他更多的訊息,趙彥目瞪口呆,狐疑道:“京中發生這樣大的事情,爹爹的書信裡怎麼隻字未提?”
趙玉笙道:“爹爹知道元倓會告訴我,而我又會和你說,何必再寫。”趙彥點頭:“倒也是,爹爹在書信裡不是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