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笙卻暗自慶幸董掌櫃沒買,若是買了,元倓肯定會以為是自己耍的手腕趕走了應氏一家子,雖然背後的推手確實是自己,但實施的卻是元修夫婦。不錯,元倓確實很愛自己,但應氏在他心目中終究也是有地位的,她才不想因為這個女人給自己和元倓之間留下陰影。
次日去萱瑞堂給老太君請安,崔氏又告訴趙玉笙,說自己才接到訊息,應氏一家已然確定離京南下,再不會在元倓跟前蹦躂了。元修的人親自將那一家子送上的船,還撂下狠話,勒令那一家子不準再踏足京城。
趙玉笙感嘆道:“做這種狠心絕情的事情,這位信郡王很在行,我當年可是親自體驗過的。”
崔氏知道她指的是當初元修為了拆散她和元倓,只帶元倓回京卻將年幼的她拋下那件事。怕趙玉笙陷入回憶會說出怨恨元修的話來,趕緊道:“只是龐家那小賤人還真是膽大,竟然趁著信郡王府的人不注意,偷偷溜下了船,打算回京找元倓求情,幸好信郡王府的人在城門口及時截住了她,沒叫她跑到元倓跟前。”
趙玉笙道:“她這是狗急跳牆,豁出去了。”崔氏點頭道:“可不就是,得虧這小賤人出身低賤,若是出身好一些,憑她這膽大妄為不管不顧的性子,不知道會出鬧多大的事來。也幸好這一家子給趕得遠遠地,不然往後你和元倓成了親,她買通了郡王府的下人,背地裡害你都有可能。”
一旁的崔老太君凝眉道:“笙姐兒,雖說應氏沒有見成元倓,可誠安郡王府裡那個姓李的婆子你卻要當心,她這次能收了應氏的好處為她辦事,往後也能因為貪婪為別的人幫忙。偌大的郡王府就你和元倓兩個主子,你們又年輕,可別叫這些刁奴給矇騙了。你過門後,還是將這人攆走了事。然後將郡王府的下人們都梳理一遍,那等不老實地該發賣的發賣,該敲打的敲打。”
趙玉笙點頭表示自己省得。崔老太君長長嘆了口氣,拉著孫女的手道:“笙姐兒,你嫁到郡王府去,就要住持中饋了。雖說上頭沒有公婆管著,可沒有長輩指點,什麼事都要自己拿主意,祖母想起來就替你頭疼。”
崔氏笑道:“母親不必擔心,笙姐兒這孩子這般聰明,元倓又敬重她,郡王府雖大但人口簡單,住持中饋並不難。”崔老太君搖頭:“難又如何,咱們也不能代替她。罷了不說了,還是說說她的嫁妝準備的如何了吧。”
趙玉笙嫁的是宗室郡王,且是皇上的表弟太后疼愛的外甥,嫁妝方面肯定是越氣派越好,為此新昌伯府是全國上下到處給趙玉笙蒐羅好東西。
第127章 綠萼
崔氏的女兒趙玉箏夫家世代在南邊鎮守海疆,崔氏寫信讓閨女在南邊給堂妹尋摸好東西。趙清湄的夫家是皇商,這次更是派上了用場。而西北那邊,元倓和丁蔚本就有鋪子,丁蔚一句話,掌櫃的立馬顛顛地開始忙乎。西邊有趙彥,東北則有杜悠之,於是各地的好東西源源不斷地往新昌伯府送,搞得趙玉笙很不好意思,連說不必要弄那麼多東西,總不能自己出嫁,將伯府給搬空吧。
崔氏讓她放寬心,說這點子東西伯府還是買得起的。崔老太君則呵呵地笑,說咱們伯府嫡女出嫁,自然是要十里紅妝,當初你大姐姐的嫁妝跟你的差不多。其實趙玉笙嫁的人若不是元倓,嫁妝是不能跟趙玉箏相提並論的,畢竟趙玉箏的老子才是新昌伯,她又是長房長女。
當然趙家之所以這麼大手筆,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憐惜趙玉笙早年受了太多苦有心補償,況且趙玉琴夭亡,伯府原本打算給她準備嫁妝的那一份錢全加到了趙玉笙頭上。
趙家這邊忙著四處蒐羅嫁妝,郡王府也在緊鑼密鼓地翻修改建,元倓藉口工程上的事情,要麼喊趙玉笙過去實地察看,要麼來伯府尋她商量,隔三差五地就能和趙玉笙見面。趙清溪如今看他又格外順眼,翁婿兩個興致來了就喝上兩盅,元倓的小日子過得格外滋潤。
然而翻修工程結束之後,元倓就不能像之前那樣有藉口和趙玉笙經常見面了。習慣了隔三差五地和心愛的姑娘見面說話,運氣好的話還能小小地溫存一番,猛然間這樣的待遇沒了,元倓哪裡受得了,好在時間也到了年底。
因為沒娶妻,元倓往年都是隨同元修一家一道過年的,元倓當初希望能在年前迎娶趙玉笙,其實就是想能和她一道在自己府裡過年。如今這一心願難以達成,他腦子裡便開始打起了別的主意。
大齊朝規矩,正月十五之前朝廷封印,官員們不用正式點卯去衙門,他便藉口自家莊園的梅花盛開了,拉著丁家人並崔老太君趙玉笙去莊子裡住上幾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