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條街,顯然是個大戶人家。
雲秀便有些發懵,問,“這是那‘窮措大’家?”
便有人替她解惑,“這是楊財主家,隔壁才是劉措大家。”抬手一指,卻是大戶隔壁那個不起眼的小院子。
雲秀:……
她好像有些明白騙子的套路了。
正要跟著人進院子,忽就瞧見迎面走來個肥白高壯的錦衣漢子。雲秀不由就在意起來先前就是此人在令狐韓氏車下拜見。
那漢子見了人群,分明有些介懷。卻沒直接詢問,而是同身旁下人略作耳語。
隨即那下人便上前來問,“都聚在我家院前做什麼?”
便有人笑著替他解惑,“不是來吃大戶的,快放下你那顆狗腿心吧。我們都是來看神仙施法的。”
下人又細問是什麼“神仙”,問得七七八八了,才回頭去回稟。
那錦衣漢子聽了回覆,也沒做聲,只略吩咐幾句,便穿過人群自回了家但那個下人卻跟著人群一道擠進來,旁觀“神仙做法”。
雲秀心想,果然不愧是有錢人,確實比沒錢不怕騙的這些村民,要謹慎得多。
此刻她其實一猜到這錦衣漢子是誰了。
若他姓楊,是做胭脂生意的,又同她二姨認識,那恐怕就是長安西市楊記胭脂鋪的當家人了。
長安許多貴婦人都標榜自己從不用外邊買的胭脂,嫌醃?。唯獨對一家例外西市的楊記胭脂鋪,原因無他,因為鄭國夫人只用他家的胭脂。
鄭國夫人雖已是半老徐娘,但不論讓誰來數長安的美人,掰手指數的第一個,毫無疑問還是她。
多少年了,美豔的二八少女換了一茬又一茬,唯獨她的地位,始終雷打不動。
旁人年長了,是人老珠黃。而她,卻跟美酒似的,年歲越深,韻味越醇。容顏彷彿不會衰老一般,總是以光彩奪目的姿態見人。
鄭國夫人本身,就是一面活招牌。
凡她用的東西,外頭人無不想方設法的弄明白,而後務必要弄到一模一樣的。
伯樂多看一眼的千里馬,身價十倍。鄭國夫人的一光顧的效果,也不下於此。
自然便有許多商販特別是綢緞莊、首飾鋪和脂粉鋪的都要想法設法的想讓她用一用自家的東西。
但鄭國公府何等富貴?鄭國夫人是什麼眼光?
到頭來她肯用的,就只楊記的胭脂罷了。
也因此,楊記胭脂鋪簡直把她當活財神一般供奉著,變著法兒的調配各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