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就養五隻小豬崽的話,一間豬舍就夠了。可眼下,五隻變成了三十隻,她根據各個豬崽的身體資料,分別安排到了七間豬舍裡,正好前頭跟六郎學會了寫數字,就拿了紙寫好後,糊在了相對應的豬舍外。
豬舍其實可以分為密閉式和敞開式的。他們秀水村的豬舍多半都是敞開式的,朱母原先在後院就搭了個極為簡易的豬圈,弄了個茅草頂,通風換氣倒是不愁了,就是完全不保暖。好在,朱母也不擔心這個問題,她每年開春後才捉豬崽,在隆冬來臨之前就賣了,價格上可能會吃點兒虧,倒也省心省力。
可王香芹不成,她想做的是長久買賣,因此打從一開始就弄了個封閉式的豬舍,有牆有門窗有屋頂,用朱母的話來說,比窮人家住的屋子都不差了。
早先,在豬崽子入住之前,四郎就將豬舍裡裡外外都打掃了個乾淨。可豬崽子們入住後,需要的可不僅僅是乾淨。
系統能幫她進行溫溼度的調節,但衛生工作還需要她自己處理,倒是可以在清掃乾淨以後,進行深度消毒,以預防幼豬生病。
因此,王香芹每日都需要徹底清理豬舍,可以說在飼養豬崽子的階段,最為重要的除了保暖之外,就是這衛生消毒了。還好,對她來說,這些都是幹慣了的活兒,哪怕她上輩子事業做大後就不太管這些瑣碎的事情了,可重新撿起來後,居然還有一種懷舊感。
唯一麻煩的是,上輩子的豬舍裡到處都有高壓水槍,可眼下別說這麼方便的東西了,她就是想要喝水,都得去河邊或者水井。儘管四郎每日裡幫她挑了水過來,可仍舊是不方便,她琢磨著,要麼回頭買兩口大水缸擺在外頭,要麼就乾脆打口水井。
忙活了好一陣子,王香芹瞅著快晌午了,這才匆匆洗了手鎖了門,轉身回了家裡。
其實,幹了這半天活兒,她都忘了早先發生的事情。說白了,這年頭父母打孩子都不算什麼稀罕事兒,再說豬毛只是哭得慘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