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義務了,卻並不代表當爹孃的收拾不了兒子兒媳。
咋的?分出去了你就不是我兒子了?當爹孃的就收拾不了你了?
弄明白內情後,王香芹她娘就擔心不起來了:“分家了也好,妯娌多了是非多。像你那個二嫂……對了,這次分家她最高興吧?也沒法子,她擺小食攤兒多賺錢呢,老朱家多半家當都是她賺的吧?怪不得想分家,分家以後她就不用往家裡交錢了。”
聽了這話,王香芹露出了尷尬而不失禮貌的微笑,腦海裡全是寧氏坐在地上邊拍大腿邊嚎啕大哭的嚷嚷著不分家的情形。
老朱家分家那麼大的事情,哪怕已經過了一陣子,在村裡仍然是經久不衰的話題。本來嘛,王家所在的這邊離老朱家還是有一段路,遠是不遠的,可正常人也不可能上趕著跑去人家家裡打聽這個說道那個,偏朱家幾個媳婦又不愛扎堆說話,溫氏以前倒是愛幹這事兒,可她被小閨女纏著根本哪裡都去不了。這就苦了那些好打聽的婦人,聽說王香芹回孃家看望坐月子的嫂子了,當下左鄰右舍的人就趕著過來了。
王香芹不擅長處理這些事兒,反正小侄兒看也看了抱也抱了,她就跟完成了一個支線任務般的,趕緊找藉口開溜了。
萬分感謝豬舍裡的初生小仔豬們,讓她得以有藉口開溜。
一進一出又是半上午。
這就是王香芹不愛回竄門子的原因,就感覺出門一趟,啥都沒做時間就飛快的過去了。有這個工夫乾點兒啥不好呢?只能說,竄門子很能消磨時間,卻實在是不適合她本人。
等回到豬舍時,四郎還在豬舍裡忙活,王香芹同他打了聲招呼,又點開任務介面檢視今天未完成的任務,挑了幾個動靜不是那麼大的先完成,剩下的回頭再說。
到了這時候,系統對王香芹如今豬舍的評價仍然停留在家庭小作坊模式,離下一步遙遙無期。王香芹其實已經記不住具體階段的名稱了,只依稀記得,想要脫離家庭小作坊模式的首要條件就是僱傭。
賺錢的四大階段本來就是:你替別人幹活賺錢,你為自己幹活賺錢,你僱傭別人為你幹活賺錢,以及最終的你出錢讓錢來幫你賺錢。
王香芹至今還處於第二階段,四郎屬於她的丈夫,哪怕六郎好了,也是家人,而非僱傭工。
記不清楚究竟要僱傭幾人才算脫離家庭小作坊模式,王香芹琢磨著,也確實要朝著這方面去準備了。眼下,地裡的活兒主要是由朱父和六郎在忙,豬舍基本上就靠王香芹夫妻來,她得分出活兒來給別人。
邊做任務邊分神想著事兒,王香芹剛有了那麼點兒頭緒,就聽到外頭傳來格外響亮的一聲大吼,她最初懵了一下,緊接著卻頭一次勃然大怒。
外頭那聲吼的是:瘟豬!!
老朱家分家一事,本來只是在村子裡傳來傳去,畢竟說白了,這事兒再大那也不過就是個分家而已,哪怕提前了許多年,哪怕人家二老不走尋常路不跟長房非要跟四房,那也跟別人無關。同村的人,是因為多少都沾親帶故的,再不濟也都是多年相處下來的熟人,這才會額外關注,可對於外村人來說,確實沒那麼大的吸引力。
可凡事都有例外。
溫母當日來探望坐月子的溫氏,因此意外得知了老朱家分家一事,等回到家裡,自然而然的也就跟溫家其他人提了提。倒是沒說得太細,畢竟溫母也防備著自家的大房和三房,萬一有人起了佔便宜的念頭,特地跑到秀水村找溫氏咋辦?
然而,哪怕沒說溫氏具體分得了多少家當,溫母還是提到了朱父朱母跟朱四郎夫妻倆過的這個事兒。她非但說了,還是當稀罕說的,又額外的強調了朱母續絃的身份。
當孃的不會認為女兒蠢,或者刻薄到不想贍養公婆,所以她只一而再再而三的強調朱母是個後孃,前頭仨都不是親生的,早先全家在一個屋簷底下過日子倒是沒啥,眼下分家了,人家才不信前頭那仨,一口咬定要親生的來養她。
從溫母口中聽到這訊息後,溫家其他人是有羨慕的也有覺得不妥的,特別是年長一輩的,總認為甭管當爹孃的咋想,兒孫都該盡到義務,放在老朱家這事兒上,就該是哪怕朱母再想跟親生兒子過日子,溫氏也得將婆婆請來家裡供著。
溫母明面上笑著,心裡很是不屑一顧,暗道不是你們生的果然不心疼,當婆婆的想跟親生兒子過,你非將她請過來?不知道請神容易送神難?而且你自個兒作死請來的大佛,回頭她折騰死你也是你該受的。
而小輩兒們卻又是另外的想法,像一貫同溫氏不合的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