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寧氏似乎忘了一點。
豬舍並不是全封閉的,尤其這會兒已經快端午了,就算還談不上炎熱,豬舍這邊卻早就已經是門窗大敞了。再一個,以前的豬舍就王香芹一個人在忙活,最多也就是自家人幫襯一把,而眼下隨著豬的數量猛增,豬舍裡幹活的人愈發多了,哪怕王香芹一直不肯放低員工的標準,那這會兒裡頭也有五六個人了。
寧氏天生的大嗓門,加上這會兒她極是興奮,等王香芹聽明白事情前因後果時,豬舍裡的其他人也聽到了,甚至就連不遠處的在建工地上幫忙的人也聽到了……
原來,王家曾經向溫家提過親啊!
原來,溫家沒出事,溫氏回孃家是為了問清楚這個事兒啊!
原來,是溫氏心有不甘才病倒的啊!
各種揣測在各人心中徘徊,並且在不到一天的時間裡,傳遍了整個秀水村。
誠然,像寧氏說的那樣,曾經說過親不算啥的,誰家還不是對比三家才定下來的?問題不在於誰向溫家提過親,而在於溫氏病倒了。要不是心有不甘,她為啥要病倒呢?再聯想到王家如今的情況,對比下十年前……
噢!原來是這樣啊!
第091章
人嘛; 哪個不想過好日子?
假如今個兒溫氏是徑自去尋了王香芹她哥; 那問題就大了。眼下,溫氏只是暗自後悔; 自己把自己給氣病了; 可到底人家也沒幹出什麼出格的事情來。於是,背地裡講閒話的人有,乾脆拿溫氏這事兒當笑話說的也有; 可真跑去朱大郎跟前嚼舌根的卻沒有。
要知道; 就算隨著王家貴親上門,老朱家不再是秀水村第一大戶了。可別忘了,王家人是要走的,要不是王家老倆口捨不得自家的田產和家畜家禽,人家早就走了。再一個; 就算王家如今不怕老朱家了,別家還是會犯怵的。
只這般,村裡雖然有了些閒言碎語; 倒也不曾傳到朱大郎耳中。就連朱母都不知道,朱大伯孃倒是聽到了寧氏的叨逼; 卻也是硬按下了幾個兒媳婦; 不讓她們告知朱母。
像這種事情,一般傳幾天也就不了了之了,尤其王家只怕在秀水村待不了太久了; 等他們一走; 再有個什麼新鮮事兒; 就沒人會再提這事兒了。
按說,這種猜測是對的,完全符合正常事情發展走向,可誰知,又有了意外情況。
還是寧氏那個禍頭子。
她是興沖沖的跑來跟王香芹分享最新八卦,當然也想著是不是能從王香芹嘴裡套出點兒什麼來。她是代入了自己的,要知道當年她爹孃給她哥說親時,從頭到尾都沒瞞著她。以己度人,她覺得王香芹怎麼著也該聽說一些事兒。
然而,王香芹真的什麼都不知道。
“二嫂,你跟你哥就差了兩三歲,我跟我哥可是差了八歲呢。他說親的時候,我才多大?再說了,我爹孃壓根就不是跟我提這個事兒,別說我哥的親事了,我自己的親事,我爹孃都沒問過我的意見啊!”
王香芹一臉的無辜,這事兒她還真不是瞎扯的。要知道,這年頭尊重兒女的父母是有,但完全不在乎兒女意願的父母也不少。王家倒不至於完全枉顧兒女的意願,只是王家爹孃覺得孩子年歲還小,又沒經歷過事兒,哪裡懂那麼多了?尤其是終身大事,可不得由父母幫著拿主意?
就這樣,王家三兄妹的親事都是父母幫著相看的,等最後要決定了,才簡單的支會了一聲。
僅僅是支會一聲,而非商量。
寧氏一開始還沒明白過來,直到她忽的想起王家姐妹易嫁一事,這才恍然大悟,不好意思的同王香芹道了歉。王香芹自不會怪她,可也沒多少性質說這個事兒。寧氏也不好再在這個事情上糾纏,隨便尋了個藉口就走了。
然而,對於一個熱愛八卦事業的人來說,沒叨逼痛快就被迫退場,那是極為遺憾的。
偏生這個事兒還不是那種隨便找個人就能叨逼的,嗓門大不小心叫人聽了去是一回事兒,上趕著找人說自家的是非,那就是另外一回事兒了。
寧氏在自家妯娌裡轉了圈,很快就將目標對準了她表妹牛氏。牛氏倒是願意聽她說,也會附和,可因為牛氏打小就是寧氏的小跟班,平常吩咐做什麼事兒時倒是無所謂,說八卦時,總覺得差了那麼點兒味道。
從牛氏家裡出來後,寧氏還是覺得意猶未盡,瞅著天色還早,她索性一個轉身回了趟孃家。
因為是農閒,村裡人除非是要外出打短工的,不然都挺清閒的。而寧家那邊,早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