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豬的特質相當明確,其中缺點就包括生長速度緩慢以及平均重量不高。一般來說,極少有當年養著當年就出欄的豬,不是開春養來年秋收辦喜事殺,就是秋收後捉豬崽直接養到來年年前去。可即便是養足了年頭,本地豬因為品種所限,其體重一般也就兩百斤左右,少有超得過的。
別看兩百斤好像挺重的,要知道王香芹上輩子最最普遍的蘇白豬,成年母豬的體重能達到四百斤以上,比較起來,石門鎮本地的豬簡直太苗條了。
王香芹不清楚全縣範圍內,除了石門鎮外其他鎮子有沒有別的豬種,不過通常情況下,在類似的氣候之下,是不太可能繁育出優缺點完全不同的豬種。根據她的經驗,就算其他鎮上有別的豬種,優缺點應該也是類似的。
這麼看來,只要她的豬能超過三百斤重,這所謂的豬狀元就必定屬於她了。
“……大妹你就要好好幹啊,也給咱們秀水村爭口氣,好叫別處知道,咱們秀水村養的豬就是比別地兒水靈、敦實。”王香芹她娘完全沒發覺閨女的心思早就飛走了,還仍在絮絮叨叨的說著。
她娘也是參加過上回養豬講座的,跟那些雞蛋裡挑骨頭的人不同,她娘是越聽越覺得有道理,回頭不單勤快了許多,抽空把雞舍、豬圈都清洗了一遍,還老催大孫子弄乾淨點兒,又用王香芹教的法子仔細的照顧小孫子。
當然,再怎麼仔細都沒辦法跟王香芹比的,再說時間才過去了多久,效果如何暫時是看不出來的。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反正這麼一做之後,王家幾人看著白淨多了,畢竟就算做不到天天洗澡,每天多洗幾遍臉還是能夠做到的,就連屋裡都瞧著乾淨清爽了,起碼也算是養成了良好的衛生習慣。
王香芹並不知道孃家那頭因為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