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菜。可本地人吃的卻不是很多,賺的不過是個新鮮錢。
再譬如,先前的鯛魚燒、燒烤慢慢的就不如之前生意那麼好了。賺錢肯定還是賺的,卻不大可能滿足寧氏賺大錢的心願。偏生,王香芹的美食儲備很有限,她上輩子就是個養豬的,又不是廚子,提供的美味佳餚也多半都是重在創意,等創意用完了,可不是該涼了嗎?
王香芹覺得自己真相了。
劉神仙不一定說錯了,估計是說過個幾年大傢伙吃膩了那幾道菜,她又沒了新主意,小飯館註定做不長久。
又或者,這回是朱母說對了,再能耐的人也難免會失手一兩次。劉神仙到底不是真神仙,單純的卜卦算命,有個幾次沒算準不是很正常的嗎?
假如是這樣的話,那簡直不能更好了!她終於不用再提心吊膽,擔心哪天被劉神仙看破身份了。
這倆可能,都挺好。
第098章
有錢賺; 寧氏別提有多安心了,哪怕她再怎麼崇拜劉神仙; 那也比不上擱在眼前的日進斗金。
王香芹也很安心,甭管是先前猜測的哪一種可能性,對她而言都挺好的。
再說朱母; 雖說伴隨著老朱家的分家; 寧氏將來賺再多的錢,也不可能再交到她手上了; 可這不是還有王香芹的一半分紅嗎?再說了,就算最終她落不到一文錢,以寧氏的性子; 賺的錢除了大吃大喝外,剩下的還不得花在灶臺和寧氏肚子裡的孩子身上?這麼一想; 朱母也別提有多安心了。
還有就是寧家那邊的人,或多或少謀了個來錢的差事,哪怕不能跟著去石門鎮; 可想也知道; 開小飯館麻煩著呢!如今又不是王香芹上輩子了,市場上啥都有得賣。事實上; 寧氏想要的米麵果蔬豆製品肉類等等; 沒有一樣是現成的。
米麵要用石磨碾好,蔬果也要初步清洗; 總不能帶著泥土直接拿過去; 還有豆製品等等; 每一樣都很費時間。可偏生,鄉下地頭的人們,在農閒時最多的就是時間了,拿那些不值當什麼的時間去換些錢來,是他們最常做的事情。然而,比起離開家去鎮上、縣城裡打短工,在家做這些原先就做慣了的事情,不但有錢拿,還不用受氣,也不用累得家裡人替外出的人擔驚受怕的。
當然,也不止寧氏的小飯館缺人,王香芹的豬舍在徹底的擴建完畢之後,又招了幾個人。
她那頭招人的標準異常得高,要進去幫忙,首先得是老朱家的族親,還要看平常的為人處世,當然手腳勤快也是必然的。甚至王香芹還要求赤腳醫生過來給每個人把脈診斷,確定身體康健才會被正式聘用。
這般高的標準,薪酬自然也不少,也因此大家夥兒都是先緊著王香芹的豬舍去的,沒叫這邊聘上,再轉身去找寧氏要活兒幹。
也因為要求太高了,豬舍這邊哪怕幾次招聘人手,依舊數量不多。好在,那些被聘用上的人都很珍惜這份工作,一個兩個的都勤快得很,再加上寧氏的小飯館消耗豬肉的速度也很快,一時間倒是達到了一個平衡。
……
今年,怕是秀水村過得最忙碌的一個農閒了。
可要知道,這些莊稼人家,最怕的是沒錢花沒糧吃,完全不在乎出這些力氣。想著使使勁兒多幹些活,保不準這幾個月下來就能攢下一筆不小的錢,那等秋收後再賣一部分糧,自家就可以推翻舊屋重新蓋新屋了。
鄉下人家一輩子的大事無非就是蓋新屋、娶媳婦。
託這些年風調雨順的福,秀水村這一帶幾乎家家戶戶都有餘糧。然而,有餘糧在災荒年間是個稀罕事兒,擱在這年頭,還真沒啥值得吹噓的。反而因為日子過得好了,本地的嫁娶花費日漸升高。就拿今年來說,娶媳婦要是不準備個五兩銀子,你都不好意思出門找媒人說合。甚至好些養姑娘的人家都放出話去,自家姑娘要住新屋。
秀水村臨河多水田,離山也不是特別遠,因此假如說蓋的是泥牆稻草頂的屋子,倒也不算難。
可誰家願意將閨女嫁到那種只有泥牆稻草頂的人家過苦日子?再不濟也要個泥牆瓦房,要是條件好的,還要求青磚瓦房。
——就老朱家分家後蓋的那個!
——總不能比老朱家新蓋的豬舍差吧?
前頭那句話,指的是寧氏他們分家單過後,拿分家銀子蓋的幾大間青磚瓦房。遙遠去年那會兒,他們幾兄弟全都拿了錢出來,蓋的是相差無幾的敞亮大屋子,著實羨慕了一村人。好一陣子,外村人來秀水村時,都忍不住指著那幾間新屋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