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部分(1 / 4)

小說:制霸好萊塢 作者:冬兒

這也是珍妮之所以選擇喬斯而不是諾蘭的原因——雖然這部電影有華納的投資,但她確實並不打算走華納一貫喜歡的嚴肅暗黑風格,而是打算和漫威靠攏,完全按照喬斯的標準去打造自己的超級英雄電影。畢竟事實擺在眼前,漫威的思路和策略,讓他們每年都能推出兩部到三部全球票房在10億左右的hit大作,而且票房、口碑都是呈現上升態勢,並不因為主演和導演、角色、題材的更換而有所變動,而dc則只能幹看著漫威一部又一部地賺錢——連《超能陸戰隊》這樣的動畫片都是口碑票房雙爆——同時畫圈圈詛咒著母公司華納。

其實,華納又何嘗不想向漫威學習,改走一條較為輕鬆的路線呢?可在原始時間線裡,當漫威開始爆的時候,他們已經是積重難返,無法回頭了。離開諾蘭,《綠燈俠》撲得連他媽都不認識,主演瑞安。雷諾茲星途足足被耽擱了兩年之久,最後要跑去漫威宇宙演死侍這個非主流英雄,劍走偏鋒想要翻身再紅,有了諾蘭,《超人:鋼鐵之軀》全球好歹還有5億的成績,雖然算上他的高額成本和強勢宣發,華納賺到的錢肯定不多,但這好歹是個開始,也好歹算是自己的一條路線,所以他們即使意識到了漫威路線的優勢,但這時候也沒法離開諾蘭,只能堅定地抱著他的大腿,把暗黑嚴肅路線走到底,期望《超人大戰蝙蝠俠》能在他的監製下大爆特爆,可以和漫威抗衡了,雖然當時《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在口碑上還是做爛了,引來了許多嘲點,但再怎麼說,全球那也是有10億票房,可以和《鋼鐵俠3》較量一番的……

至於在眼下的時間線裡,珍妮也沒有敝帚自珍,示意喬斯防華納一手的想法,雖然現在漫威嫁入迪士尼幾乎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只待對外公佈,按理來說也算是一家人,而漫威現在也開始有和喬斯接觸,試探性地聊一些《復仇者聯盟》的事——喬斯對這件事還專門問過她的意見,因為同時製作兩部題材類似的電影較犯忌諱,珍妮則當然不會反對——

雖然,按照常理來說,珍妮應該希望華納繼續仆街下去,對他們把成功經驗嚴防死守,這樣《復仇者聯盟》才不會遇到預料外的強敵,不過,在珍妮看來,即使華納知道了這些,並且對她信心十足,在《shero》和《復仇者聯盟2》還未上映以前,就認定這條思路才是正道,他們也很難再改弦更張了:去年剛憑藉《蝙蝠俠》拿到年冠的諾蘭,現在儼然已經成了dc的救世主,dc不可能踢掉他去走輕鬆路線,那絕對是一招昏棋,而只要有諾蘭在,只要dc還想搞跨作品互動,他們就很難無視諾蘭的苦逼現實版蝙蝠俠,去拍攝比較歡快、年輕的《超人》、《神奇女俠》,這亦是之前喬斯和華納未能談攏的原因——前年喬斯曾有執導《神奇女俠》的機會,他當時就有了今天這個成熟思路的雛形,但華納接受不了,當時華納想要做的還是《蜘蛛俠》、《蝙蝠俠》那樣沉重無奈的《神奇女俠》,而喬斯寧可不拍也不願改思路,再加上《貓女》前幾年的慘敗,也令華納決策層顧慮重重,這個專案最終也是不了了之。

隨著公司規模的不斷擴張,‘船小好調頭’的優勢不再,決策層的眼光也就顯得越發重要,因為這已經不是一部撲街的事了,可以說華納一直到2015年,都還在為十年前的決策付出代價,而這整件事最tricky的點在於,在2005年的時候,製作一部嚴肅、陰鬱的《蝙蝠俠》看起來的確是個好主意,一直到2008年《鋼鐵俠》橫空出世以前,這似乎都是華納的一次天才選擇,甚至是現在,華納也只是對《鋼鐵俠》的崛起感到了一定的不舒服,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落入戰略被動,喪失了提早收購dc帶來的開局優勢。

——看了凱瑞一眼,珍妮心裡也是暗歎了一口氣:她有九成把握,凱瑞不會回去傳播喬斯的這番思路,即使他本人也認為喬斯的想法更有價值,都不會做這樣的事,因為華納內部的鬥爭實在是太劇烈,內耗太厲害了,在《蝙蝠俠》為當家系列,且是華納電影的負責人傑夫。羅賓諾夫一手發掘的情況下,凱瑞和公司領導唱反調,以華納的公司文化來說,很有可能會被排擠得失去《shero》製片人職位的危險,既然如此,那他當然會選擇明哲保身、少說少錯。也正是這種公司文化,讓華納錯過了一次次可能的翻身機會,被雖然也有類似問題,但程度輕多了的迪士尼迎頭趕上,領頭羊的地位岌岌可危。而要歸根溯源的話,其實最終的問題還是出在時代華納掌門人傑夫。比克斯身上,如果不是他在華納娛樂ceo離職以後,遲遲沒有指定和扶植新任ceo,由得三位高管龍爭虎鬥,華納的內鬥還不至於如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