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了微妙的情感,這並不是單純的男女之情或是親情,但可以肯定的是,可樂的關懷對於曼託斯來說也是新鮮事,他對這樣的感覺有些迷惑,但卻在不知不覺中,漸漸地接受了這種相依為命的生活。
“對曼託斯一生的故事,其實是可以從可樂的故事裡反推出來的,可樂的父母很早就去世了,她寄居在親戚家裡,這是第一段故事帶給我們的資訊,所以,這是在暗示什麼呢?30多歲的曼託斯,也就是現在的曼託斯,他需要的是來自長輩的包容、關懷和幫助,對於自己在勉強維持的那種中產階級生活,他感到疲憊不堪,而妻兒卻無法給予他支援,反而在不斷地索取,這是他瀕臨崩潰的重要原因。這是曼託斯以現在的年齡和可樂相見的原因嗎?”
看著曼託斯和可樂相攜去城中購買雜物,兩人默默同行的畫面,阿蘭往後靠了靠,他深思地想道,“可以看到,可樂的孩子在她四十多歲時去世了,這個細節不會毫無來由,對映到曼託斯的現實,他和妻子是不是因為這個原因才陷入僵局的呢?因為孩子的去世,所以妻子一直喜怒無常?這也是曼託斯精神狀態不佳的終極原因嗎?這個壓力始終無法釋放出來?”
在這段溫馨悠然的畫面中,曼託斯和可樂的說話聲再度被背景音樂覆蓋,他們一起走過春夏秋冬時的景色,可樂越來越瘦,腰也越來越彎,而曼託斯則還是30多歲的樣子,讓人失去了時間感,難以判斷電影裡到底過去了幾年——但阿蘭已細心地注意到,在城鎮的許多角落裡,物件不再是原本的樣子,也和野外的花朵一樣,閃著濃稠如液體的光芒,不過這現象還相當的輕微,如果不是他第一時間就發現,之後又多次專門注意驗證的話,很有可能會看丟。
“可樂在慢慢地步入死亡,嗯,這裡曼託斯的表現非常的有分寸,蒙太奇裡可以看到他的表情一直在有輕微的變化——尤其是眼神,那種笑中含淚的感覺值得注意……這就是好演員和壞演員的差別,好演員即使板著一張臉,他的眼神裡是有戲的,而壞演員的面無表情就是完完全全的面無表情……”阿蘭有種享用美食的感覺,“最難得的是,這一段的特效做得非常的自然逼真,即使是在希斯的對比下,越來越瘦小和乾癟的可樂也沒有失真感——即使是已經有了先入為主的偏見,不自覺地會在翻找瑕疵,但還是很難看得出來這是cgi人物……這樣的技術水準肯定會讓奧斯卡鼓掌,評委們最喜歡這種為劇情細節服務的特效了……”
是的,雖然可樂現在的形象應該有90%都是cgi做出來的,珍妮弗可能只是貢獻了臉模,並做了動作捕捉,但她的形象和希斯在一起也並沒有格格不入的感覺,一般的特效大作裡,經過cgi修改的虛擬人物和真人在一起,總覺得兩邊的光照,cgi人物的運動模式,都和真人有一定的區別,雖然說不出在哪,但還是能感覺得到,但可樂就沒有這個問題,她連面部表情都極為逼真,如果不是所有人都知道珍妮弗出演了四個階段的角色,很多人都會以為老年版可樂可能是換了人演。——不過,在這個階段,她也沒有飆演技的機會了,導演亦很少給出正面特寫,畢竟,整張臉都是特效做出來的,而且是人臉,觀眾審視細節,與看待《阿凡達》的標準又有所不同。
“嘿,曼託斯,可樂最近還好嗎?”畫面又切入到了正常的節奏,不再是蒙太奇剪接,在曼託斯工作的會計師事務所——他一直從事這個工作,而工作環境也一直都是又大又寬敞,裝修有幾分現代感,和小鎮的環境格格不入——他的同事關心地問道,“如果你擔心的話,最近這一陣子可以在家辦公,你知道,直到——”
他沒有說下去,不過眾人的反應都傳達給了觀眾可樂快要去世的資訊,觀眾們也沒有去質疑這句臺詞的合理性——這不是這部電影的風格,很多角色的言行如果放在別的電影裡確實荒謬,但在這裡就硬是有一種特別合理的感覺,也許這就是魔幻主義的魅力。
“好的,我回去和她商量一下。”這句話顯然觸痛了曼託斯,他的臉一瞬間扭曲了起來——在這句話之後,‘可樂即將步入生命盡頭’似乎成為了他無法逃避的事實,就算是之前一直讓自己別去在意,但現在,他再也沒法逃避了。
雖然眼神寫滿了思緒,但表面上,曼託斯依然是禮貌地點了點頭,接受了同事的好意,他站起身,“我去倒杯咖啡,你想要嗎?”
“也給我來一杯。”同事笑著說道,把馬克杯遞給了曼託斯,而他拿起兩個杯子走進了茶水間,但並沒有接咖啡,而是在一陣出神後,彷彿忽然下了什麼決定似的,把杯子往桌上一放,匆匆地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