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部分(1 / 4)

的歌曲。

正是因為如此,這首歌的作者就被寫成了科特、奎斯和戴夫三個人。

“少年心氣”這首歌的旋律固然堪稱出彩,但真正將歌曲上升到經典行列的卻是歌詞,這就是科特靈魂的折射。

科特是在譜曲完畢之後,開始琢磨歌詞的,當時科特想起了他的前女友託比…韋爾(Tobi。Vail)——她是唯一一個能把科特甩掉的女孩——的好朋友凱瑟琳…漢娜(Kathleen。Hanna),她們都是比基尼殺戮樂隊(Bikini。Kill)的成員。科特記起凱瑟琳曾經在他家牆壁上寫了一句讓科特十分得意和自戀的話——“科特身上帶著少年心氣(Kurt。Smmmmells。Like。Teen。Spirit)”。

這是有典故的。

事情是發生在這首歌誕生之前六個月,當時科特和託比還在一起,因此也就和凱瑟琳經常出去玩。科特十分喜歡在大街小巷的牆壁上塗鴉一些口號和標語,有一天科特在一家宗教中心外牆上噴塗“上帝是同性戀(God。Is。Gay)”時,凱瑟琳就給科特望風。

這件事對於科特來說很重要,因為有一次科特就由於在牆壁上塗鴉而被抓了起來,當時他在看守所裡施展了他的塗鴉天賦,給獄友畫女人果體讓對方可以打飛機,然後換幾根香菸抽抽。

總是,那個晚上科特和凱瑟琳都玩瘋了,最後回到了科特租住的公寓時,凱瑟琳依舊意猶未盡,她就用一支記號筆在科特臥室的牆上到處亂塗一氣,隨後就因為又醉又累而昏睡了過去,第二天宿醉醒來時發現首例還握著那支記號筆。

雖然那天凱瑟琳在牆壁上塗寫了很多東西,但這一句話“科特身上帶著少年心氣”讓科特記憶最為深刻,因為科特以為凱瑟琳是在誇獎他,說他身上帶著一種十幾歲青少年的叛逆精神,這對於自戀的科特來說感到無比滿足。

於是,當科特創作完旋律在思考歌詞時,就想到了這句讓他引以為豪的話,隨後他就打電話給凱瑟琳,徵求了她的同意,最終也就出現了“少年心氣”這個歌曲標題。而事實上,整首歌的歌詞都在生動地詮釋著“少年心氣”這句話。

如果事實真的是這樣,那就再美好不過了,可是現實永遠都是殘酷的,充滿諷刺意味的。因為凱瑟琳在科特臥室牆壁上寫的這句“科特身上帶著少年心氣”這句話本意並不是在稱讚科特身上帶有少年心氣,而是因為科特當時的女友託比那時經常使用“Teen。Spirit”牌的除臭劑——這個牌子是專門給年輕女生使用的,後來也因為這首歌的出名而銷量急速上升。

當時科特和託比正在約會,所以科特身上也就帶著這種除臭劑的香味了。

但是,科特創作這首歌的時候根本就不知道,直到“少年心氣”這首歌發行幾個月之後科特才知道了真相,這讓科特有些沮喪。

事實上,不管凱瑟琳的本意是什麼,“少年心氣”這首歌的誕生都是偶然之中存在著必然,因為科特就是一個自戀但又極其自信的人,他看到被人稱讚時,根本不會追問緣由,他只會相信,他就是生活在屬於自己的世界裡。而這一種自戀又自信又驕傲的精神,其實就是“少年心氣”之中不可或缺的特質。

但不可否認的是,凱瑟琳和科特之間這個美麗的誤會的確是造就了一段經典。

“少年心氣”這首歌其實就是科特對主流的排斥和鄙夷,表達的是社會新一代年輕人對於主流社會的叛逆和革。命,這也就是涅槃樂隊橫空出世的精神,同時也是剛才科特和雨果產生爭吵的真正原因。

科特認為雨果是主流代表,榮耀至死所提倡的搖滾是對主流的卑躬屈膝,這是科特所深深不齒的。

在科特看來,主流意味著墨守成規,意味著缺乏進取和創新,更意味著那些社會掌控者們用來限制社會變革的規則和手段。

所以,“少年心氣”就是要告訴人們不要盲目地追隨主流,要勇敢地去挑戰主流、質疑主流、批判主流甚至是發起革。命。科特曾經說過,他寫這首歌是因為他感到“厭惡我們這一代人的麻木冷漠,也厭惡我自己的麻木冷漠和沒有脊樑”,對主流的屈服和迎合,造就了人們的冷漠。

其實在後期,涅槃樂隊拒絕在公共場合演唱“少年心氣”,也是科特對於自我不滿的一種表現。伴隨著“別介意”開創的垃圾搖滾潮流,在科特眼中,涅槃樂隊也成為了迎合主流的一份子,他對於樂隊的定位、對於自我的定位,都產生了動搖。

科特有時候甚至會討厭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