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衛軍規定:僱傭猶太技術工人每天工資七馬克,其他工種和女工每天五馬克,但必須直接全部付給政府財政部門,猶太人分文得不到。而僱傭波蘭工人工資要高一些。於是,猶太人成了辛德勒當然的選擇物件。
被驅趕到隔都的猶太人都必須接受登記,只有被認定“具備對軍備有用的技能”才能留下,否則就會被送上卡車,送到不知名的地方——往往也就意味著死亡,這使得每一個猶太人都在絞盡腦汁想辦法,但對於教師、音樂家等藝術人士來說,這就是一個噩耗。
招工處人頭攢動,肩負著為辛德勒招募工人責任和權力的斯泰恩,仔細地給應徵者有效的指點,希望幫助同胞找到合適的去處,而後又暗中偽造了各種資格證書給那些不具備進廠條件的教師、作家、音樂家以及老人,以躲避被抄上黑名單讓德軍推上卡車送走。
辛德勒在德國軍官之中如魚得水,他很快就讓自己的工廠與軍隊達成了合作,同時也使得整個工廠財源廣進,真正過上了上流社會的生活。
但就在這時,辛德勒的髮妻來到了克拉科夫,這讓辛德勒流連花叢的日子不得不中斷了。但是辛德勒卻迫不及待地將自己的成就分享給妻子聽,“我父親在巔峰期有五十名工人,我有三百五十個。工廠有三百五十名工人,目的只有一個,為我製造財富!”
這卻讓妻子感覺到不真實,臉上流露出不可置信,辛德勒看著妻子低聲呢喃著,“這裡的人將永遠難忘辛德勒這個名字,他們會說,‘奧斯卡…辛德勒?大家都記得他,他的事蹟不同凡響,能人所不能,來時赤手空拳,行李包一個,將一所破產公司建立成大型工廠,走時帶這一貨櫃鈔票——滿滿兩貨櫃鈔票,榮華富貴,應有盡有……’”
辛德勒描繪著那美好的未來,但莫名地,眼神裡卻有一些迷茫、一些失落,“過去生意失敗,都是始料不及,功虧一簣,錯不在我,一直缺少了某種元素。但即使我知道缺少了什麼,也沒有辦法。因為這種元素可遇而不可求,而成敗都由這種元素決定。”
妻子輕笑起來開口說到“運氣?”,但辛德勒卻挑起眉頭,深沉地說到,“戰爭!”
妻子詢問辛德勒自己是否應該留下,辛德勒交給妻子自己決定,於是妻子說到,“答應我,只要那些看門人、侍應生只認定我是辛德勒太太,那我就留下來。”但可惜的是,妻子滿眼的希望沒有能夠達成目標,不久之後,她就搭乘火車離開了,滿眼失望和傷心地離開了克拉科夫。
一天,有一個叫魯因斯坦的獨臂老工人,在斯泰恩的引見下,來向辛德勒面前,正面表達了自己的感謝。他說自己差點被黨衛軍打死,很感激這個工廠救了他,他會報答他的。此時辛德勒才知道,斯泰恩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居然安排了一些不具備勞動能力的工作,這讓辛德勒十分生氣,他對斯泰恩發洩了怒火,但卻沒有開除魯因斯坦,而是讓這名獨臂老人繼續留在了工廠裡。
可是,在寒冬暴雪來臨時,正在清掃積雪的魯因斯坦卻被德國軍官從隊伍中拉出來槍斃了。辛德勒憤怒地找到了軍官進行交涉,有個黨衛軍高階軍官對他說,讓猶太人在企業中佔有一席之地,這意味著背叛。面對這種指控,辛德勒堅定地站到了魯因斯坦這一邊,表示魯因斯坦是重要的技工,可這也於事無補,那個獨臂老人已經了無生機地躺在了雪地裡。
潔白雪地上那一抹如同汙漬一般的血跡,在蕭索的雪花和狂風之中帶來了一縷刺骨的寒冷,讓坐在電影院的觀眾們不由自主就打了一個哆嗦,內心那種恐懼悄無聲息地開始生根發芽。
德國軍隊又開始再次轉移猶太人,而這一次,斯泰恩上了名單,他和許多猶太人一起被送上了火車。得到了訊息之後,辛德勒火速趕到了火車站,面對不願意妥協的德國軍人,辛德勒機智而淡定地訓斥了兩名軍官,“我可以保證你們兩個月底就會調往南俄羅斯,祝有好心情。”
隨後辛德勒開始在車廂裡尋找斯泰恩的身影,可是火車已經開始啟動了,這讓辛德勒越發心焦。就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刻,辛德勒找到了斯泰恩,而那兩名被嚇住的軍官連忙停下了火車,讓斯泰恩離開了火車。
對於德國軍人來說,多一個猶太人少一個猶太人沒有任何區別,而且斯泰恩這個人對他們來說也沒有任何特別,只是紙面工作而已,所以他們讓辛德勒簽字之後就釋放了斯泰恩。斯泰恩這才急忙解釋起來,原來他忘記帶工作證了,這才被抓了過來。
事實上,斯泰恩的這次被捕預示著新一輪屠殺的來臨。德國軍隊開始在克拉科夫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