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背後的媒體力量,或者更為準確一點表述,那就是猶太人的力量。“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這四家媒體就是全美銷量前十的報紙,這也意味著在媒體自己的內部,雨果就已經佔據了一個不敗之地。
如果說是一些緋聞、炒作之類模稜兩可的事情還好說,畢竟這就是好萊塢的常態,這些媒體力量可能還會一起湊熱鬧跟著報道也不一定;但類似於今天這樣觸犯到道德底線的問題,這些媒體勢必都會站在雨果那一邊。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雨果本身,現在的雨果已經完全不是當初金球獎慶功宴上被安東尼…邦德…斯圖爾特玩弄於鼓掌之間的青澀小子了,雨果懂得利用自己的優勢,也懂得攻擊記者的弱勢,這讓記者們面對雨果時,很難佔到便宜。
這些種種因素疊加起來之後,記者面對雨果時真的是舉步維艱。
被雨果一頓訓斥之後,記者們都站在了原地,不知所措,如果他們就這樣離開,那就太丟臉了;可是不離開,採訪雨果卻又採訪不出任何東西來。記者們心裡不由都憤怒了起來,暗暗決定,回去之後一定要好好詛咒一下“生死時速”。當初“洛杉磯時報”還說“生死時速”的票房能夠邁過一億門檻,現在他們就要集體詛咒這個願望失敗,讓雨果好好品嚐一下失敗的滋味。
其實記者們都很清楚地知道,一旦“低俗小說”、“生死時速”連續失敗的話,雨果的優勢很快就會化為烏有,畢竟演員即使人脈再強勁,作品才是最終決勝負的關鍵;但相反,如果“低俗小說”、“生死時速”連續勝利的話……記者們不由打一個冷顫,後果不堪設想。
不過雨果沒有再繼續為難記者們,他率先就轉身離開了,朝著天橋的另一端邁開了步伐。米蘭達看著雨果離開的背影,猶豫了一下,還是追了上去,路過凱莉時,她視線的餘光可以清楚地看到凱莉那心煩意亂的表情,此時凱莉也顧不上刁難米蘭達了,只是匆匆就轉身離開了。這一幕讓米蘭達不由再次露出了笑容。
雖然一直都說藝人是具有榜樣作用的,就好像專業人士、輿論領袖一樣,公眾人物的言行舉止都會被無限放大。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一個普通人隨手把菸蒂丟在了路上,也許只是警。察罰款或者警告而已,根本就沒有其他人會知道;但如果一個公眾人物做了同樣的舉動,這勢必會製造更加廣泛的影響,甚至帶壞一些青少年。
這樣說有一些以偏概全,而且有些過於誇大其詞,但事實就是如此,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公眾人物身上就是承擔著更大的責任。即使有些藝人根本不在乎所謂的“公眾責任”,吸毒、酗酒、鬥毆、飆車、甚至是違法犯罪,但他們勢必也會受到社會更加猛烈的抨擊,這一切都是相輔相成的。
今天雨果就再次深刻感受到了這一點,如果說記者們為了採訪他而蜂擁到醫院,結果造成了某些意外,雖然這不是雨果的直接責任,雨果也沒有內疚的必要;但不可否認的是,雨果就是造成意外的間接因素。
雨果不想要承擔這樣的責任,因為那些都是素不相識的陌生人,他不是救世主,而且生命的重量實在是太沉重了,雨果不認為自己的肩膀可以承擔起來;但伴隨著雨果取得的成績越來越出色,一些責任已經在無形之中加諸到他身上了,即使他拒絕,也無法改變事實。
所以,雨果難得地對記者發火了,這是當初強烈譴責記者們製造“女巫審判”之後,雨果再一次狠狠地訓斥了記者,他不希望自己的隱私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他更不希望因為記者對自己隱私的追逐和挖掘而造成無辜之人的傷害。
雨果把那一群記者都拋在了身後,朝前走去,可是等他反應過來時,卻發現自己迷路了,他根本找不到回去三號檢查室的路,摸了摸口袋,手機沒有帶在身上,應該是放在薩摩拉那裡了。
雨果拍了拍自己的腦袋,很是鬱悶。
“蘭開斯特先生,”米蘭達的聲音從後面傳了過來,讓雨果轉過頭去,立刻露出喜悅的表情,“讓我帶你回去三號檢查室吧,你的朋友還在等你呢。”
“那真是太好了,我必須表達我真誠的感謝。”雨果臉上立刻浮現出了笑容,這讓米蘭達很是意外。雨果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男人呢?眼前這個陽光般的男人,還是剛才那個氣勢強勁的男人,亦或者是之前那個溫和紳士的男人呢?這樣的雨果,充滿了不同的特質,卻讓米蘭達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米蘭達帶著雨果又往回走,很快就再次看到了依舊沒有完全散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