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一下:對於演員來說,這個劇本到底是否合適。”
時過境遷,換了一個位置之後,約瑟夫思路也清晰了起來,更何況,他現在是為雨果做盤算的經理人,所以他不費吹灰之力就理解了雨果的意思,同時也明白了當初他和雨果矛盾的由來。想到這裡,約瑟夫也不由有些唏噓,其實當初如果兩個人好好溝通的話,事情也不會鬧得那麼僵。
雨果朝約瑟夫露出了一個笑容,然後微微點了點頭,表示肯定,約瑟夫卻是尷尬地扯了扯嘴角,但想要說點什麼,卻又沒有頭緒,最後只能是避開了視線。
裡克對於這個答案並不意外,其實他當初簽下雨果時,看中的就是雨果作為演員的潛力。一般來說,演員很容易區分為幾類,演技類、票房類、花瓶類等等。
比如說丹尼爾…戴…劉易斯就是典型的演技類,他最好的票房成績也就是“最後一個莫希幹人(The。Last。Of。The。Mohicans)”,七千五百萬美元的票房,而他其餘作品的票房都沒有能夠突破五千萬美元。
比如說阿諾德…施瓦辛格就是典型的票房類,“真實的謊言”、“終結者2”等作品都取得了輝煌的票房成績,但是在獎項方面就乏善可陳了,就連提名都寥寥無幾。
比如說花瓶類就更加數不勝數,每年都會有新一批花瓶演員出現,然後隨機就又被淘汰。
能夠兼顧演技和票房的演員,實在是鳳毛麟角,而雨果就是過去兩年時間裡最成功的代表。所以從一開始,裡克就對雨果有不同的定位,他希望雨果能夠成為影史最閃耀的一個巨星,甚至超過傑克…尼科爾森、馬龍…白蘭度、保羅…紐曼這些偉大人物。
裡克並不難理解雨果剛才的話語,但同時這也是他將“阿波羅13號”和“未來水世界”劇本帶來的原因,因為這兩個劇本都有能力將雨果的事業進一步推向巔峰。
雨果看向了始終沒有開口說話的裡克,他就知道里克還是沉浸在思考之中,所以他就乾脆指了指約瑟夫手裡的“未來水世界”,開口解釋到,“看,這個劇本你是否仔細閱讀過呢?如果你閱讀過就會知道,這個劇本主線簡單、故事枯燥、角色單薄,它就是希望用無數的特效堆砌起來,沒有任何亮點,除了那驚人的片酬之外,如果我剛剛從拉斯維加斯狼狽歸來的話,那這個作品會是不錯的選擇。”
“未來水世界”投資一億七千五百萬,如此巨大的專案單單從話題性來說,絕對是任何一部作品都無法匹敵的,但正如雨果所說,這部作品的主角是特效、是畫面、是導演,不是故事也不是演員。就好像2009年的“阿凡達”一樣,主角是導演詹姆斯…卡梅隆,僅僅只有詹姆斯…卡梅隆。
雨果出演這樣的作品,不是大材小用,而是好鋼沒有用到刀刃上。這樣的作品,即使不是雨果,任何其他演員——即使是二線、三線演員都可以勝任。當然,朗…梅耶把這個劇本給雨果,自然還是希望借用雨果的票房號召力把鉅額成本回收,這也是大牌演員的重要作用。
裡克似乎明白了雨果的意思,然後又緊接著看雨果拿起了“阿波羅13號”的劇本,“相對而言,這個劇本就合適許多了,撇開六千萬級別的投資不說,劇本和角色都有值得挖掘的部分。所以,如果你拿這個劇本過來,我理解,但是那個……”雨果指了指約瑟夫手中的劇本,他沒有再說話,而是搖了搖頭。
裡克長長舒了一口氣,他點了點頭表示明白。其實雨果的意思很簡單,他並不排斥大製作,比如說“夜訪吸血鬼”那樣五千萬以上級別的高額投資;他也不排斥商業電影,比如說“生死時速”這樣的爆米花電影;他還不排斥打破形象的破格出演,比如說像“變相怪傑”這樣的喜劇電影——當然前提是有電影公司願意找他出演。
從這個角度來說,雨果雖然是麻煩挑剔了一些,但大方向上和裡克還是有相通之處的。再聯絡一下雨果之前拒絕哥倫比亞影業那幾個劇本的情況,裡克也終於摸出了一些門道,這對於兩個人未來的合作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那這個劇本你覺得如何呢?”裡克指了指雨果手中的“阿波羅13號”,他可以感覺得出來,雨果對這個劇本也興趣不大。
雨果沒有立刻回答,而是沉默地思考了一下。
當初第一次看到這個劇本時,他根本沒有閱讀就直接拒絕了,可是客觀來說,“阿波羅13號”的劇本還是十分不錯的,當年還拿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的提名,導演也是後來依靠“美麗心靈(A。Beautiful。Mind)”拿到奧斯卡小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