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對決的火焰更是以這兩片土地為中心,在全世界各個角落蔓延了開來。
“蝴蝶”得益於瑪麗亞的超高人氣,依舊在澳大利亞、紐西蘭和日本等十一個國家地區取得了冠軍寶座;而“疾風驟雨”則受益於雨果目前如日中天的強大號召力,乘風破浪地將德國、法國、義大利、阿根廷、巴西、新加坡、中。國。香。港等三十四個國家地區的冠軍收入囊中;“留在此刻”延續了綠洲樂隊席捲全球的強大人氣,但卻處處受到了直接競爭對手榮耀至死的掣肘,最終僅僅只是在波蘭、土耳其、立陶宛三個偏遠音樂市場地區獲得了冠軍。
不管數量多少,但三張專輯都贏得了冠軍,並且毫無疑問地在本週全球四十八個國家地區霸佔了前三名——其他國家地區暫時還沒有發行。
全球各個角落都盛開了終極對決的火焰,將這一把火燒遍了每一寸土地。
全球範圍內最大的三個音樂市場分別是美國、英國和日本,其中日本市場相對特殊,他們對於外國歌手的支援度甚至不到本土歌手的十分之一,往往本土歌手的單週銷量可以爆發出兩百萬的聲勢,但外國歌手單週銷量能有二十萬就是巨大勝利了。這一次得益於終極對決的盛況,日本市場已經為三駕馬車爆發出了一百五十三萬的銷量,堪稱史上之最。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雖然瑪麗亞拿下了日本市場,但全球範圍內的優勢卻十分薄弱;相反,以絕對強勢搶走了美國和英國市場的榮耀至死,則不斷地拉大優勢。最終本週全球音樂市場的銷量之戰也就徹底失去了懸念。
“疾風驟雨”在全球四十八個國家地區一共取得了七百三十萬的銷量,以創造全球範圍內單週銷量最高記錄的聲勢笑傲群雄,成為了這場終極對決中的最大贏家。
單週七百三十萬的成績到底有多麼出色,不僅僅是音樂歷史上全球範圍內的最高單週資料那麼簡單,要知道,“幾近成名”這張專輯在1993年發行之後,截止到1994年結束時的銷量也才不過六百五十五萬而已,而“沐浴晨光”在1994年發行之後截止到年底銷量也不過是七百二十六萬。更不要說,如此成績是許多歌手窮其一生都無法達到的高度。
在取得金唱片就值得慶祝、取得白金唱片就堪稱成功的音樂領域,在獲得多白金就意味著在音樂圈贏得了一席之地——至少也是擁有了一張代表作——的音樂領域,“幾近成名”和“沐浴晨光”的巨大成功已經讓榮耀至死成為了美國音樂歷史上重要的一份子,而這一次,“疾風驟雨”在全球範圍內單週就取得了七白金的銷量。
僅僅七天,僅僅一週,就足足有七白金!
如此聲勢,真正地可以說是見證了榮耀至死的登頂時刻。
終極對決開始之前,曾經有人如此大膽地設想過:也許有一組歌手將會藉著如此聲勢實現職業生涯的最大輝煌,也許這組歌手就是榮耀至死,當然,只是也許。可是,當設想真正成為現實時,卻掀起了思想狂潮,讓每一個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不是因為榮耀至死的登頂,而是因為“一週七白金”的輝煌,改變歷史!
無論是瑪麗亞,還是綠洲樂隊,他們都已經預料到這樣的結果了——自己的失敗將會成為勝利者最有力的陪襯,甚至還會犧牲自己成為有史以來最華麗的背景牆。但這就是現實,風險越大,災難就越大,相對而言利益就越大。
只是,瑪麗亞和綠洲樂隊竭盡全力展開宣傳戰,馬不停蹄地在北美奔波,最終卻還是功虧一簣,輸給了“無憂無慮、老老實實呆在舊金山”的榮耀至死,這口氣著實憋屈,就好像是在讀書的時候,自己頭懸梁錐刺股用功學習之後,卻眼睜睜看著競爭對手吃吃睡睡、輕輕鬆鬆就將第一名收入囊中,而且還一騎絕塵,根本無法對抗。那種恥辱、那種鬱悶、那種糾結,啃心蝕骨。
特別是對於綠洲樂隊來說,輸了面子,輸了裡子,就連英倫三島都輸了,沒有任何餘地,徹頭徹尾被逼到了角落裡,只等待著榮耀至死前來羞辱。但更為噁心的是,榮耀至死根本毫無動靜,就彷佛從來都沒有接過綠洲樂隊的戰帖一般,他們離開了舊金山之後,就馬不停蹄地趕往巡演下一站,不僅沒有對綠洲樂隊落井下石,甚至沒有發表對終極對決首周的不可思議發表任何看法,好像這一切理所當然、不值一提般。如此舉重若輕的姿態,讓綠洲樂隊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恥辱感。
但,他們又能怎麼樣呢?打嘴仗只會讓他們看起來更加狼狽而已,閉上嘴又只會讓自己內傷至死,這進退兩難的滋味,真是永生難忘。
最終“國家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