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雨果在喜劇電影裡的表現如何,也看看觀眾對雨果的接受能力到底有多寬。這對於雨果未來的事業不會有太多影響,即使“楚門的世界”和“靈異第六感”兩部作品都失敗了,以雨果現在的地位,他只需要迴歸到劇情電影上,就能夠再次取得成功,所以這不是媒體討論的焦點;無冕之王們在討論的是,喜劇電影和恐怖電影能否取得成功決定了雨果未來事業的寬度和廣度,也就是雨果這位頂尖巨星的極限範圍。
那麼,“楚門的世界”能夠取得票房成功,這種成功又應該如何定義呢?
以同型別電影橫向比較來看,“黑衣人”去年的首映票房是五千一百萬,而“變相怪傑”的首映票房則是兩千三百萬,“阿呆與阿瓜”的首映週末收穫了一千六百萬,“窈窕奶爸”在第一個週末拿下了兩千萬美元。
從這一組資料就可以看出,喜劇電影很難爆發出災難電影、動作電影、科幻電影的巨大能量,兩千萬上下波動的票房資料就已經是巨大的成功了——“黑衣人”主要是作為科幻電影而為人熟知。喜劇電影更多是依靠口碑的傳播,長線賣座能力十分強勁,甚至可以和合家歡樂的動畫電影相媲美。這也是喜劇電影難以出頭的重要原因——只有口碑出眾、取悅觀眾的作品才能夠在長線競爭之中脫穎而出。
今年進入暑期檔以來,“天地大沖撞”和“哥斯拉”兩部電影雖然沒有能夠展現出“獨立日”、“侏羅紀公園2:失落的世界”那樣級別的票房氣勢,但兩部作品的票房都十分不俗。“天地大沖撞”首映票房四千一百萬,並且連續兩週奪冠;“哥斯拉”首映票房四千四百萬,同樣也是兩週奪冠。
可以看得出來,這兩部災難大片的首映票房都是四千萬級別,相較於投資級別來說,這一成績都沒有能夠真正達到大家的預期。特別是“哥斯拉”,羅蘭…艾默裡奇繼“獨立日”之後再次推出的作品,再次展現了他災難大師的風範,但卻遭受到了口碑和觀眾的雙重冷遇。
媒體綜評僅僅三十二分,影院分數也僅僅只有“C”,最重要的是票房方面沒有能夠展現出強大的氣勢——首映週末票房僅僅只是和“獨立日”在七月四日當天三千六百萬美元的收入處於一個水平線上而已,如此表現著實令人大失所望。
不少媒體都開始迫不及待地對羅蘭口誅筆伐,讓“哥斯拉”的口碑進一步滑向深淵,這也是電影上映之前預料到的情形——“獨立日”創造了一個不可逾越的巔峰之後,人們勢必對“哥斯拉”報以更多的期待,一旦實際低於預期,洶湧的失望就會讓反饋資訊出現大幅度的波動。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哥斯拉”連續兩週勉強把持住冠軍寶座之後,即將要面對“楚門的世界”的衝擊,這對於羅蘭來說可不是一個好訊息。
對比往年喜劇電影的票房成績,再對比今年暑期檔的票房能量,還有參考雨果對於觀眾的強大票房吸引力,各大媒體在首映票房預測方面都給出了比較接近的資料。
“洛杉磯時報”認為電影首映票房能夠達到三千一百萬美元,對這個觀點表示支援的媒體包括了“華盛頓郵報”、“芝加哥論壇報”等等;而“紐約郵報”則認為首映資料應該是在兩千五百萬左右浮動,與這個資料接近的媒體包括了“舊金山紀事報”、“今日美國”等等。
最高的預測是“西雅圖時報”,他們表示“楚門的世界”有能力拿下三千三百萬美元的票房,而最低的預測則是“每日新聞報”,兩千兩百萬美元的首映票房是他們給出的推測結果。
從媒體的推測資料就可以看得出來,即使有“靈異第六感”的爭議在,但人們對雨果的票房能力還是給予了十足的肯定,更何況,這次喜劇電影是雨果和“恩師”彼得…威爾時隔十年之後的合作,更是讓人們期待不已。
無冕之王們的預測雖然差距比較大,但事實上都創造了喜劇電影的新高。目前喜劇電影首映票房的最高歷史記錄是“黑衣人”的五千一百萬美元,緊隨其後的是“真實的謊言”的兩千六百萬,還有“肥佬教授”的兩千五百萬。
“黑衣人”和“真實的謊言”雖然都被歸納到喜劇電影範疇,但眾所皆知,這兩部作品的成功都不是因為“喜劇”的部分。所以,真正純粹喜劇電影的首映票房記錄是“肥佬教授”的兩千五百萬美元。
換而言之,也就是大家都看好雨果再次打破記錄,創造喜劇電影的首映佳績。即使是在一系列不利情況之下,人們依舊錶達瞭如此觀點,由此可見目前北美市場對雨果的信心了。不過,媒體的預測也相對保守,整體差距都不大,大家都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