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8部分(2 / 4)

產業發展等多個方面的影響。最直觀的就是“七宗罪”,上映期間恰恰是最為敏感的時刻,繼而引爆了人們對無冕之王的不滿,這才使得電影創造了奇蹟,如果更換在任何一個其他時間,這部電影想要創造出如此神話都幾乎是不可能的。

當然,也有一些電影放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是偉大的作品,比如說“教父”,這是時代所無法影響的佳作。但不可否認的是,即使是“教父”,放在不同的時代,由於整個社會背景的不同,其影響力也勢必會產生不同的結果。

傳記電影也是如此。

其實傳記電影真正的巔峰時期就是九十年代,並且在2004年達到了最後的輝煌,當年的“靈魂歌王(Ray)”、“飛行者(The。Aviator)”、“盧安達飯店(Hotel。Rwanda)”、“尋找夢幻島(Finding。Neverland)”、“摩托日記(Diarios。De。Motocicleta)”、“深海長眠(Mar。Adentro)”等作品全面爆發,而且質量都十分出色,五部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之中就有三部是傳記電影。

在那之後,傳記電影依舊層出不窮,“塞爾瑪遊行(Selma)”、“美國狙擊手(American。Sniper)”、“模仿遊戲(The。Imitation。Game)”、“華爾街之狼(The。Wolf。Of。Wall。Street)”、“林肯(Lincoln)”、“逃離德黑蘭(Argo)”、“國王的演講(The。King’s。Speech)”、“米爾克(Milk)”等等等等,根本數不勝數。

從數量的角度來說,頒獎季成熟之後,傳記電影才迎來了真正的大爆發,為了迎合學院評委的口味,為了避開原創劇本的薄弱,為了小金人的經濟效應,往往一年出現的傳記電影就比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三年的還多。

但事實上,2004年傳記電影的質量就開始急速下滑,所有導演都無法走出框架——朗…霍華德為傳記電影注入的框架,即使有些傳記電影依舊入圍了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名單——甚至最終拿獎了,可是整體質量卻無法令人信服,只能讓人看到傳記電影的沒落和保守,同時也讓人感嘆奧斯卡學院派的僵硬和老化。

進入二十一世紀第二個十年之後,奧斯卡的關注度依舊冠居全球,但整體聲勢卻不斷滑坡,一年不比一年。

截止到2010年為止,最後一部奪得奧斯卡最佳影片卻又贏得滿堂喝彩的傳記電影,就是“美麗心靈”。這部作品在第七十四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之上,成為了最大的贏家。

“美麗心靈”之所以被稱為最後的巔峰,這就是歷史的時機問題,一方面頒獎季概念已經逐漸完成,這使得奧斯卡真正地成為了一場遊戲,傳記電影開始進入僵硬的套路化模式,失去了原本的意義;一方面是傳記電影的製作在此時達到了巔峰,包括節奏控制、框架設定、人物塑造、情感融入,甚至是鏡頭執行,都趨於完美。在這一切背景之下,“美麗心靈”橫空出世,成就了最後的輝煌。

作為導演,朗…霍華德被認為是影史上最擅長拍攝傳記電影的導演之一,甚至把“之一”去掉,也有不少人會點頭贊同。在朗的作品列表之中,“極速風流(Rush)”、“福克斯對話尼克松(Frost/Nixon)”、“鐵拳男人(Cinderella。Man)”、“阿波羅13號”等備受好評的作品,全部都是傳記電影,當然還不能忘記創造了朗職業巔峰的“美麗心靈”。

朗對傳記電影的把握能力就在“美麗心靈”達到了完美融合,除了最後三分之一略顯鬆散之外,整部電影從導演技藝方面來說是沒有任何問題的。這也使得其後的傳記電影導演都無法走出朗的陰影,最著名的莫過於“國王的演講”的導演湯姆…霍伯(Tom。Hooper)了,他四平八穩的拍攝手法幾乎是毫無新意,而最終他戰勝了驚豔奇才大衛…芬奇拿到了奧斯卡最佳導演小金人,成為了後來人們嘲諷奧斯卡的最大笑料之一。

可以說,“美麗心靈”在2001年問世,是這部作品取得巨大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但現在,僅僅還是1998年,艾倫就把改編劇本的想法放到了雨果的面前,這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

其實,“女。魔頭”也從2003年提前到了1998年,那麼“美麗心靈”被提前也不應該是一個太大的意外。許多電影專案的籌備都是不斷流動著的,最漫長的持續十年時間也毫不奇怪,“辛德勒的名單”從立項到投入拍攝就經歷了將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