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部分(2 / 4)

了一小叢碧綠的竹子,彷佛讓整個夏天都清淨了下來,耳邊還可以聽到那流水往下流淌時叮咚作響的聲音,所以嘈雜都安靜了下來。

按照歷史軌跡發展的話,“遠離賭城”取得了成功,可反過來說,這卻很有可能成為束縛雨果手腳的繩索。

因為雨果清楚地知道尼古拉斯的表演方式取得了成功,尼古拉斯頹廢而絕望的表演為本這個角色、為“遠離賭城”這個故事注入了靈魂,正是因為如此,那麼雨果應該如何選擇呢?

他是應該遵循尼古拉斯的方式,還是應該按照自己的方式來表演呢?如果按照前者,那麼雨果磨練演技的想法就得不到貫徹實施了,他將會回到“大河戀”試鏡期間那種簡單的模仿模式,這是一個巨大的倒退,反而與雨果的初衷背道而馳。

如果按照後者,那麼雨果又如何進行角色表演,他是應該像阿蒙…戈斯那樣完全摒棄原有的表演方式,以他的理解來進行演繹;還是應該像“義海雄風”那樣,尋找借鑑角色與自我特色之間的平衡。可無論是哪種方法,雨果又如何能夠保證他的方法會與“遠離賭城”的氣質就一定契合呢?

特別是當主角全部更換的情況下,由陽光紳士的雨果搭檔純潔脆弱的薇諾娜,“遠離賭城”的氣質與原版將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那麼,歷史軌跡還會保持一致嗎?

其實雨果知道,當他內心出現了“可是”的這個轉折時,就意味著他已經做出了選擇。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遠離賭城”無疑是無限接近雨果內心的,選擇它應該是順理成章的,但雨果內心卻依舊抱有遲疑,一句“可是”暴露了雨果的猶豫,也顯示出了他的內心。

雨果把“遠離賭城”的劇本放下,拿起了放在一旁的“死囚漫步”。

“死囚漫步”同樣取得了成功,只是對於男演員來說,有點遺憾的是,這部作品成就的是女演員。

在第六十八屆奧斯卡上,“死囚漫步”和“遠離賭城”兩部作品在演技獎項上展開了激烈的競爭,最終前者勝出影后,後者勇奪影帝,原因呢?原因當然很複雜,但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死囚漫步”的真正主角是修女海倫,故事是以修女海倫的視角去看待整個事件,並且深刻剖析了修女海倫的心態掙扎;而“遠離賭城”的真正主角是本,以本的經歷串聯起整個故事,並且以本為核心構造了整個故事。

這裡所說的當然不是戲份差異,而是導演鏡頭集中在角色身上的重量和深度——也就是真正折射出電影核心、電影思想的部分所在。

但如果單純從表演上來說,兩部電影四位主角的完成度都是十分高的,幾乎不相伯仲。

那麼為什麼雨果內心深處還是悄然偏向了“死囚漫步”呢?難道真的是因為蒂姆的交情攻略打動了一向對友情看重的雨果?這當然是部分原因,但顯然不是決定性的。

雨果沉默了下來,重新翻開了劇本,從第一頁開始看起。

顯然,故事一開始馬修是沒有出現的,一直到了第三頁才出現了第一行字,馬修以聲音出鏡,他寫給修女海倫的信被她開啟來閱讀了,“我的律師不見了,所以我要找人幫忙,但若你無法相助,還期望你回信或者拜訪……”

雨果的思緒卻是沉寂了下來,馬修明明知道自己是有罪的,為什麼他還堅稱自己沒罪,甚至尋找幫助——而且是修女的幫助。

也許……也許,馬修從來就不認為自己有罪,他認為他殺人和強。奸的舉動都是被同伴強迫的,他是從犯,而不是主犯,但他的同伴——也就是真正的主犯卻因為有錢,所以只是被判了終生監禁,但他這個從犯卻被判處了死刑。所以,馬修希望有人能夠幫助自己。

但為什麼呢?僅僅只是害怕死亡嗎?至少這是第一步,但害怕死亡的背後呢?是否和馬修的家庭又有關係呢?

還有,為什麼馬修會找上修女呢?僅僅是因為修女慈悲心腸,容易被打動,而且是免費的嗎?僅僅是因為已經沒有其他人願意幫助他了,最後他才不得已求到了修女那裡嗎?顯然不是。

也許,在馬修的內心深處他是知道自己有罪的,他內心真正的想法就是想要得到救贖,因為他被壓抑太久太久了,而他的母親太過軟弱、他的弟弟太過弱小,為了保護他們,他又沒有辦法告訴他們,他更加害怕的是他的罪惡會報應到他的家人身上,所以,他想要從修女那裡得到救贖。

但馬修卻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以為自己只是在利用修女的慈悲和軟弱而已,他試圖把修女玩弄於股掌之間。可事實上,他內心的軟弱和恐懼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