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讓人感動。
“所以……雨果現在沒事了?”許久之後,莉迪亞才重新找回了自己的聲音,卻沒有了剛才的衝動和激動,聲音還在微微顫抖著,顯示著她的心有餘悸。
伊萊輕輕點了點頭,應了一聲“嗯”,隨即又深呼吸了一下,“但即使有事,我們也不知道,因為雨果的肩膀上到底承受了多少壓力,只有他自己知道。我們不知道,薩摩拉不知道,喬也不會知道。只有雨果一個人在默默扛著。”
伊萊的話讓身邊的利亞姆和電話另一端的莉迪亞都沉默了下來,“當然,卡梅隆現在在雨果身邊,還有查理茲、里奧、亞歷克斯那些好朋友,就連史蒂文、蒂姆他們都在支援著雨果,但是……”
後面的話伊萊沒有說出來,“但是他們都不是雨果”,這些巨大無比的壓力只能由雨果一個人來承擔,也只有雨果一個人能夠知道箇中滋味,其他旁觀者們始終只是旁觀者。
莉迪亞沉默了好一會,突然就打起了精神,她知道他們不能這樣沉寂下去,他們必須做點什麼,讓雨果知道,站在雨果身後的不僅只有他的朋友們,還有她龐大的支持者們。“伊萊,你知道雨果的壓力為什麼那麼大嗎?原因有很多,但其中肯定有一部分是來自我們、來自媒體的。”
“怎麼說?”伊萊隱隱約約捕捉到了一點思緒,他鼓勵地讓莉迪亞繼續說下去。
“我們都知道,娛樂圈的新聞數不勝數,幾乎每隔幾天就會有一堆傳聞出現,這其中真真假假沒有人能夠分辨得清楚,而關於雨果的新聞更是有很大一部分,如果每次看到新聞,我們都這樣自亂陣腳、慌慌張張,那麼媒體只會越來越興奮,而輿論也會越來越誇張。”莉迪亞的思緒逐漸清晰了起來,但她畢竟不是專業人士,解釋得不是很正確,有一些零散。
“死囚漫步”劇組面對如此巨大的輿論壓力依舊不願意配合,就連夢工廠和奮進精英經紀公司也拒絕配合,顯然就是不想讓記者們加入到炒作之中,他們不想給雨果施加任何壓力。
對於雨果來說,這是工作,這是夢想;但有了記者的摻合,所有事情都變了味道。特別是在雨果現在精神飽受壓力的情況下,記者們的激動和亢奮就是催化劑,隨時都可能讓雨果陷入更加可怕的狀況,所以,沒有人想要和記者配合,沒有人。
史蒂文、裡克、約瑟夫等人是在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保護雨果,而代價就是巴吞魯日那壯觀的鐵桶陣。但控制媒體不是那麼簡單的,不僅需要“死囚漫步”劇組團結一心,還需要讀者、粉絲們的配合。沒有市場需求就沒有記者們的窮追不捨。
突然,電話就被旁邊的約修亞搶了過去,“我知道,邁克爾…傑克遜事件就是典範,當人們質疑邁克爾對喬丹做出不正確的事情,所有人幾乎沒有去考慮事情的真相,也沒有聽到邁克爾的解釋,就認為邁克爾是不對的,這種輕易就被媒體左右的輿論很快就會形成巨大的壓力,並且讓媒體更加興奮,進而繼續推動輿論朝負面發展。”
這就是所謂的新聞學基礎理論:議程設定和沉默的螺旋理論,簡單來說,就是普羅大眾在媒體的有心引導之下,形成社會主流輿論、主流思想的過程。
“簡單來說,我們不應該人云亦云,每次新聞出來之後,我們應該具備自我辨識的能力,這才能有效的控制媒體試圖製造的混亂,避免無形之中產生的壓力。”約修亞的大學課程裡選修過傳播學,所以他對此有簡單的瞭解,“說直接一點,就是我們應該先相信雨果,先支援雨果,等雨果出來確認訊息之後再發表言論,這不僅能夠將媒體所製造的輿論壓力控制在有效範圍之內,而且還能夠向雨果表示我們的支援,卻是為雨果減輕壓力,讓雨果能夠獲得一個更加寬鬆的環境。”
知識改變命運,許多時候這句話聽起來像是謊言,但這卻是事實。如果當初邁克爾…傑克遜的強大歌迷能夠團結起來,真正的相信邁克爾,不讓媒體的輿論越來越誇張、越來越晃盪,不一定能夠為邁克爾洗刷罪名,但卻能夠給邁克爾更多喘息的空間。現在,年輕火山們也需要團結起來。
“約修亞,所以,我們應該怎麼做?”伊萊也明白了過來,直奔主題。
“我們應該給各個城市年輕火山的主要負責人打電話,讓儘可能多的粉絲們知道事情的真相,雨果需要的是安靜,需要的是我們的支援,而不是那些媒體無止境的炒作和惡意揣測。我們必須團結起來,告訴雨果,除了他的朋友們,我們也是他的後盾!”約修亞的話語擲地有聲,讓莉迪亞、伊萊都眼睛亮了起來。
站在旁邊的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