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部分(2 / 4)

歡和雨果討論表演,不見得是學院派的方法探究,更多是彼此在探索角色過程中的體悟和疑惑,但卻總是可以讓自己有許多收穫。“享受青春,以自我為中心。”

萊昂納多簡單的兩句話讓雨果愣住了,仔細想想,卻發現這話語是如此正確。蘭波和萊昂納多都是如此,年少成名,青春肆意,才華橫溢,這樣的年輕人很容易就產生一種世界是圍繞自己轉的錯覺,這讓他們以自我為中心,甚至目空一切,任性而放肆地揮霍著時間,甚至無視他人的努力和才華,蔑視全世界。

不僅僅是蘭波和萊昂納多,許多年少成名的童星也都是如此,麥考利…卡爾金、德魯…巴里摩爾、愛德華…福隆(Edward。Furlong)等等,鎂光燈的炙熱讓他們迷失了方向。最終才華就這樣揮霍殆盡。

不過萊昂納多卻保持了相對清醒的頭腦,在五光十色的名利場之中找到了自己的道路,堅持了下來。所以,當萊昂納多試圖理解蘭波時,他就敏感地抓住了這一點。也許,這不是蘭波個性的全部,同樣也不是蘭波作為詩人在歷史上留下的最深刻印記,但這卻讓萊昂納多將蘭波整個形象鮮明而生動地塑造了起來。

客觀來說,萊昂納多對蘭波的理解更加簡單,他沒有分析蘭波的成長曆史,他也沒有分析蘭波性格形成的原因,但是他的理解卻足夠深入,抓住了一個重要閃光點之後,就迸發出了驚人的能量。

相對而言,雨果的理解角度更多是心理層面,雨果希望構建出角色的心理和經歷,從而以塑造細節的方式將眼神、表情、動作等微小環節呈現出來,整個人物形象不動聲色之間就鮮活起來。

可這種方式更為複雜更為困難,導致的結果就是雨果必須花費更多的心力去塑造角色的方方面面——甚至許多東西在拍攝過程里根本就不需要。以“七宗罪”為例,其實無名氏出場時間十分有限,只是在最後半個小時裡登場。雨果所做的功課根本無法全部呈現。

但雨果卻知道,他的準備不是無用功,許多時候一個動作、一個眼神、一個姿勢的差別,就會導致角色的差別,也許觀眾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也許學院專業人士也無法詳細指點,甚至就連表演者自己都無法解釋這個細節的出處,但是呈現效果卻會有天差地別。這就是演技的突破和深入。

只是,從萊昂納多的表演方式裡,雨果卻領悟到了一點,其實他需要尋找的不是平衡點,而是自己和角色之間的共鳴,屬於自己的部分多一點,還是屬於角色的部分多一點,這都無所謂,重要還是自己和角色之間的呼應,然後產生化學反應。

就好像萊昂納多,一個連線點就將蘭波完全塑造了出來,至於蘭波形象之中到底是真實屬性更多還是萊昂納多屬性更多,這根本就不是重點;雨果所應該尋找的是他和角色之間的連線點——不僅僅是一個,而是多個,連線點越多,就會讓雨果發現他和角色更多的相同和差異,然後用他的理解和閱讀去將角色完善。

雖然說雨果是非科班出身的,他也從來都沒有系統地進行演技學習,但是在與合作演員的不斷交流中,在自己表演過程的不斷探索中,雨果也逐漸成為了方法派的代表人物,但同時又走出了屬於自己不同的特色。

所謂的方法派表演就是演員在詮釋角色時,必須精於觀察事實,揣摩現實生活中的行為,想象出演繹角色的心理壯觀,從而達到精準、可信的表演效果,沒有表演的痕跡,讓觀者可以忘記演員的表演,而對角色感同身受。

方法派在整個好萊塢歷史上大放異彩,馬龍…白蘭度、保羅…紐曼、傑克…尼科爾森、梅麗爾…斯特里普、丹尼爾…戴…劉易斯、羅伯特…德尼羅、阿爾…帕西諾、達斯汀…霍夫曼等人全部都是方法派演技的代表人物。

“聞香識女人”的阿爾、“義海雄風”的傑克、“辛德勒的名單”的連姆、“低俗小說”的塞繆爾,全部都是方法派演技的代表人物,在這些強大的影響之下,雨果也逐漸摸索出了屬於自己的方法派演技道路。

方法派演技的核心思想其實就是主張體驗,讓演員與角色合一,演員應該主動感受到角色的情緒,和角色完全一樣正確地、合乎邏輯地、有順序地、像活生生的人那樣去思考、希望、祈求和行動。簡單來說,就是透過有意識的心理技術達到下意識的創作。

所以,馬龍為了抽菸“碼頭風雲”會在碼頭工人之中生活了數月;而羅伯特為了演好“計程車司機”更是真正地在紐約街頭開了兩個月計程車;達斯汀為了出演“雨人”和自閉症患者待了近一個月時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