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來,似乎不是如此。
“哦,你有想法?可以說來聽聽。”羅蘭開口說到。
第1395章 角色海選
“我沒有什麼特別的想法,只是在想,也許可以給史蒂夫一個成為英雄的理由,比如家庭。”面對羅蘭的好奇,雨果也沒有保留,簡單地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其實對於“世界末日”——也就是後來改名為“獨立日”的這個劇本,雨果並沒有打算深入鑽研、剖析角色,一方面是因為這部電影裡對角色幾乎就沒有什麼刻畫,就和當初“生死時速”是相似的;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雨果現在不想要太多地考慮表演,“死囚漫步”之後,他還是需要一段時間慢慢休息調整。
只有自己經歷過之後,雨果才能夠體會到,當初希斯…萊傑拍攝完“蝙蝠俠前傳:黑暗騎士”之後的那種感覺。
不過正如雨果所說,如果“獨立日”裡能夠賦予史蒂夫一個為之奮鬥的理由,整個角色會飽滿起來。這也是許多商業爆米花電影的通病,那些上天入地的英雄只是為了戰鬥而戰鬥,動則就是“我要捍衛地球”這樣的大帽子往下扣,顯得空洞而且無趣,一直到2002年“蜘蛛俠”出現時,這才改變了如此現狀。
“一個奮鬥的理由……”羅蘭因為雨果如此簡單的一句話而陷入了沉思。顯然,這是許多人一直都沒有考慮到的部分,這也是克里斯托弗…諾蘭執導的“蝙蝠俠前傳”系列能夠成為經典的原因。英雄,他終究也是一個人、一個獨立的個體。
羅蘭腦海裡的思緒不由開始翻滾起來,他轉頭看向了一臉放鬆的雨果,若有所思。其實在好萊塢,一夜成名的例子太多太多,其中也不缺乏那種完全依靠外貌就直接上位的花瓶,所以人們往往認為好萊塢成名太過容易,前仆後繼。但事實上,真正想要在這個名利場站穩腳跟,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能夠登上巔峰的少數一部分人,沒有任何一個是傻子。
雨果的睿智,讓羅蘭捉摸不透。
布拉德…皮特為什麼一直等到今年才迎來了全面爆發呢?為什麼不是“七宗罪”而是“十二隻猴子”呢?原因有很多,作品的累積是必然因素,但其中不能忽略的一個要素就是布拉德自己的心智以及對名利場的理解,只有他自己真正成長了起來,巨星光環才會隨之而來。“七宗罪”的轉折對布拉德來說,至關重要。
否則前有德魯…巴里摩爾、瑞弗…菲尼克斯、麥考利…卡爾金,後有賈斯汀…比伯、希亞…拉博夫(Shia。LaBeouf)、喬納斯兄弟……他們都曾經紅極一時,但卻都沒有能夠真正地擁有巨星光環。巨星之路,從來沒有那麼簡單。
羅蘭忽然就對雨果的經歷好奇起來,不是人們所瞭解的那些經歷,什麼“死亡詩社”、“哈德森之鷹”、金酸莓獎等等;而是雨果自己在漫長演藝道路上的探究和追求。
“開始了。”雨果彷佛根本沒有察覺到羅蘭的視線打量一般,微笑地指了指舞臺。
羅蘭抱歉地扯了扯嘴角,然後就轉頭看向了舞臺,此時整個舞臺已經變得擁擠起來。
一排十五個孩子站成一條直線,茫然懵懂地四處張望著,甚至還有人在大聲交談著,看來大部分都是沒有任何表演經驗的狗屎,他們不知道應該幹什麼,甚至不知道應該看哪裡,只是或焦躁或緊張或興奮地站在原地,看起來倒像是幼兒園和小學的孩子一起去春遊時的景象。
舞臺的左側站著一大堆孩子,數不清到底有多少人,顯然就是下一組準備登上舞臺進行試鏡的人了;更為熱鬧的是,身為空蕩蕩的座位陸陸續續開始填滿,主要是考慮到今天前來試鏡的大部分都是孩子,雖然洛杉磯的冬天並不寒冷,但室外的風還是比較大的;而且洛杉磯大劇院可以容納兩千人,所以塞爾吉奧就把後面的隊伍按照順序領到了室內安坐下來。
於是,整個現場的氣氛都開始升溫起來,不是鑼鼓震天的吵鬧,而是悉悉索索的雜亂,可以明顯感覺到孩子們的躁動,讓空氣在一張張稚嫩的臉龐之間不斷碰撞。
“啊,你看這些孩子……”卡梅隆輕輕拉扯了一下雨果的手臂,低聲感嘆到,雖然她沒有把話說完,但那微微上揚的亢奮語氣已經表現出了她的情緒,雨果看著卡梅隆臉上的情緒,頗有些忍俊不禁。
眼前那一排十五個孩子高高低低地站成一排,站在最右側的那個孩子身量很高,目測至少已經五點四英尺(一米六五)以上,是這一排孩子之中最高的,頗有些鶴立雞群的感覺。那個孩子顯得很是緊張,右手不斷在褲子邊緣擦拭著汗水,而身邊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