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面頭湯就有些素了,一碗素面條,因為有菜,連鹽都沒有放的。
鍋水開了,她沒有急著下麵條,而是上山頭看方河他們收工了沒有,沒想走到井邊,方河和蘇阿吉正從山上下來。
兩人回到屋裡淨了手和臉,蘇小月進廚房裡把麵條下鍋。
方河肚子唱空城計,往桌上一看,看到那紫蘇炒小魚乾,立即來了食慾,其他的菜也是極有味口。
一家人坐好,小嫣嫣也有專門的一張高椅子,是在趙裡家特意打造給小孩子用的。
蘇小月跟袁氏把麵條端出來,一家人坐桌頭吃得滿足。
吃完飯後,方河把四張躺椅放到棚子下,決定在這兒歇晌,屋裡頭有點悶,在棚子下沒有太陽,還有清風拂面。
家裡去年從山上移栽過來的皂莢樹葉長得密密的,使院子裡陰涼了不少。
歇了晌後,兩人又上山頭去了,蘇小月跟袁氏把扯來的新布裁剪出來,準備給家裡人多備兩套夏衣。
日子就這樣慢悠悠過去,等到收完麥子移了棉苗,已是一個多月以後。
蘇小月陪方河上東邊山頭去瞧的時候,只見地裡的秧苗已經紮了根,風吹著微微動了動,看長勢都不錯。
蘇阿吉是老手,早就留了些秧苗,怕這一月裡頭有些死掉的,就可以補插。進去。
在梯田之間還有小塊小塊的旱地,都在田埂的半腰上,水田田埂上也種了一排高粱,這麼望過去,綠油油一片,好奇死村裡人。
幫忙的村裡人每每問起,蘇阿吉只道自己也是初次種植,若是收成好了,到時告訴村裡人一起種。
那敢情好,大家的心安下了。
蘇家那邊的地也是這邊請的人過去種的,蘇家村裡的人看到這麼一大幫人進村,都好奇的過來打聽,後來才知道蘇阿吉的女婿家裡買了田,田地多了,還有餘錢請人了,原本還對蘇阿吉只生了一個女兒不放在眼裡的人,一下子被打了臉,偷偷的躲屋裡不出來,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