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呼。後世所載的阿旁宮,其實只是原本計劃中宮殿群的前殿而已。這會兒,前殿還未修成,只是初現規模,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萬人,下可以建五丈旗。
而在殿前,或坐或立,鑄有十二座金人。
每一個金人,重逾千石,坐著的三丈高,站著的五丈高。一丈為三米三,可想而知,這十二座金人是何等巨大。
因為太過巨大,而彰顯出一種近似宗教的神聖威嚴之感來。
人走到金人之下,不由自主便想要匍匐。
趙高萬萬沒想到,皇帝要給他看的寶物,是這十二座大金人。
胡亥拾級而上,朗聲道:“當初先帝橫掃六合,一統四海,而後盡收天下兵器,鑄此十二金人。”
他回首,盯著趙高問道:“朕這十二座金人,比趙卿此前所獻何如?”
夜風迅疾而來,裹著渭水潮溼的空氣,鼓盪起年輕帝王的黑色袍服。
趙高仰首,只覺十二座大金人自四面八方壓迫下來,而頭頂凜然而立的帝王,恍如始皇再生。
他膝蓋一軟,緩慢而沉重地跪了下去。
第18章 秦二
趙高像彈簧,你弱他就強,你強他就弱。
從前先帝在時,從未聽說趙高有僭越之舉。
等到二世繼位,因為寵信趙高,而逐漸養大了趙高的膽子。
這一點,在胡亥剛來到這個時空時,趙高那隱含說教的語氣,對禁中侍者說殺就殺的專斷之舉,都能看出來。
那時候的趙高,以為新君是他掌中木偶,自然氣焰囂張。
可是等到胡亥收回了對他的信重,背向而立,轉向李斯、眾博士等朝臣,趙高又軟下來,收斂了跋扈,小意殷勤,試探帝王心意。
蓋因此刻李斯等人尚在,趙高縱然有弒君篡位之心,卻也要掂量掂量後果。到時候只要李斯振臂一呼,不用別人,從前他的舊怨之家們就能衝上來活撕了他。
所以,趙高認清了這個事實,當此之時,皇帝其實是他的護身符。
然而皇帝已經不是過去那個皇帝了。
胡亥現在所求,乃是對外作戰的時候,統治階級內部能夠統一戰線。
朝局穩定,是他訴求的第一位。
所以他並不打算現在拿下趙高,但是也絕對不會再縱容他。
示之以這十二座大金人,胡亥其實是在對趙高說:你送給朕的那十二座小金人,比朕這十二座大金人;就好比一時逸樂比之固守天下,孰重孰輕,難道朕分不清嗎?朕既已富有四海,又豈是你些許寶物所能討好?
從今而後,趙高若想打動年輕的帝王,重獲愛重,便只能走正途行大路,再不能行魑魅魍魎之事。
而有時候不說的力量要強過明說。
所以胡亥只是問了一句,“朕這十二座金人,比趙卿此前所獻何如?”
而趙高聽懂了。
正因為聽懂了,所以他跪了下去。
“小臣奉陛下之心,如這阿旁宮畔渭河之水,永夜長流,萬古不絕。”
趙高顫聲道,幾分懼怕,幾分真心,尚存一絲妄想。
胡亥沉聲道:“誠如趙卿所言,則為汝之大幸。”
趙高還跪在階下戰戰兢兢,胡亥卻已經收了正色。
“聽說這大金人上刻有銘文,”胡亥繞著大金人轉來轉去,“乃是李斯所撰,蒙恬所刻——朕還沒見過呢。這大金人也太大了,上面都看不清楚……”
趙高:……剛才怕不是我想多了?
於是胡亥大赦天下,頒佈新政,釋放在驪山修陵墓眾刑徒和奴僕之子,都交給章邯將領,迎戰陳勝手下名叫周文的大將。周文西來,一路上收攏遊民兵丁,進入函谷關時已經有了十萬人之眾,暫駐戲水,逼近咸陽。
大軍開撥當日,胡亥決定親送章邯出城。
他決定親送章邯,是由來有因的。
歷史上,章邯作為秦末最後一名大將,在滅陳勝的戰役中大獲全勝,在攻打楚軍的過程中,又大破楚軍於定陶,使得項梁戰死。可是就是這樣一員大將,卻在鉅鹿之戰,投降了項羽。
胡亥從史書上,已經瞭解到這事兒壞在何處。
原來章邯初戰告捷之後,歷史上秦二世派了兩名長史前去助陣,分別是司馬欣和董翳。
鉅鹿之戰中,章邯被圍,派司馬欣回咸陽求援。
司馬欣回到咸陽後,求見趙高不得,等了三天後,察覺事情有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