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周刺史是周家嫡出的繼承人,周都督只是後來從遠支裡挑來的嗣子。
周都督剛到周家的時候,周刺史博學多才,仁厚謙恭,名聲遠播,大家都說他考中進士以後肯定能留在長安當大官。
周刺史沒有辜負長輩的期望,他北上趕考,一舉得中,春風得意馬蹄疾,風光無限。
參加櫻桃宴,結識長安名門子弟,燈閣前打馬球,赴公主府賞花宴,大慈恩寺留詩……
周刺史就像一顆冉冉升起的星辰,輝光燦爛。
就在他懷著一腔熱血壯志等待任命的時候,吐蕃打進長安,長安世家倉皇出逃。
那只是一個開端。
此後幾年,北方大亂。
周刺史輾轉了不少地方,屢屢受挫。他不懂軍事,亂世之中,他沒有用武之地。
後來周刺史回到家鄉接管江州。
為保住祖宗基業,他不得不放下驕傲,對周圍虎視眈眈的近鄰們卑躬屈膝,用金銀財寶、美人和恭順的姿態換來一時的安寧。
直到周都督領兵回到江州,周刺史才終於不用受制於人。
周刺史膝下有兩個兒子,十幾個孫子,其中隨便哪一個挑出來都比周百藥資質好,可週刺史對自己的兒孫非常冷淡,好像眼裡只看得進周百藥、周嘉言和周嘉暄父子三人。為了這個,周刺史的兒子和他鬧翻,直到病逝前都不肯原諒他,孫子也和他疏遠。
九寧回房換了件窄袖胡服,長髮用錦緞束起,戴珠翠金箔花,去見周刺史。
她有自知之明,對付周百藥和五嬸那樣的人,她儘可以隨著性子瞎胡鬧,怎麼好玩怎麼折騰。
但面對周刺史,什麼心計花招都沒用,與其被對方看穿嘲笑,還不如坦誠一些。
周刺史生活樸素,不像周都督那麼愛顯擺。住的院子種了很多竹子,鳳尾森森,怪石嶙峋,雖然沒有其他雅物陪襯裝飾,但一看就很有格調。
連周刺史的侍從也個個帶有書卷氣,領著九寧進了一間花廳,“娘子稍等,使君馬上就來。”
九寧等了沒一會兒,外邊傳來腳步聲。
她立刻站起來,迎上前,對著走進來的老人行禮,“伯祖父,侄孫女無狀,讓您見笑了。”
周刺史一怔,目光在她臉上轉了轉,含笑問:“怎麼?”
九寧道:“剛才嬸嬸們求到我跟前,我故意使性子,伯祖父肯定已經知道了。”
周刺史走進正廳,坐於長榻上,示意九寧也坐下,“既然知道了,九娘願不願意幫一幫你的兩個堂兄弟?”
九寧抬起下巴,一臉驕橫,“伯祖父,是五嬸先來誣陷我的。”
周刺史笑了笑,他年輕時俊秀,年老了也是慈眉善目,很容易讓人產生好感。
“對,是你嬸子錯了,十郎和十一郎也不該拿蛇嚇唬你。九娘,你是個好孩子,大人不記小人過,幫一幫他們,等十郎和十一郎好了,伯祖父替你教訓他們。”
九寧皺著眉思考了片刻,抬出周都督,“阿翁在家的話,看他們還敢不敢欺負我!”
說著話,小手捏成拳頭,對著空氣使勁揮舞了好幾下。
她生得漂亮,氣鼓鼓的樣子並不會讓人覺得討厭,只有嬌蠻靈動。
周刺史輕笑,難怪堂弟會寵著這小娘子。
她很像一個人。
第30章 改變
周刺史知道那個相貌平平的弟媳在堂弟心中的分量有多重。
他還記得周都督帶著媳婦兒子到周家的第一天; 有人嘲笑弟媳; 周都督二話不說抬腳就走。
“什麼玩意兒!老子不受這個氣!”
族老們沒想到這個遠支的孤兒脾性這麼大,榮華富貴唾手可得; 竟然說走就走。
好說歹說才把人留下了。
弟媳去世時,周都督還當壯年,又是手握重兵的大都督; 不少人前來說媒,別說是二八妙齡女郎; 天仙似的人物也盼著嫁給他。
其中不乏世家之女。
周都督對勸說他的人道:“我已經娶過娘子; 此事以後不必再說。”
大家感嘆一兩聲,沒當一回事; 覺得周都督肯定還會續娶的。
連周百藥也這麼覺得; 不止一次擔心周都督續娶影響他的長子地位。
一晃多年過去,周都督仍舊形單影隻。
其他藩鎮霸主; 哪一個不是嬌妻美妾; 左擁右抱?
周刺史作風簡樸,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