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太后一聽,自家兒子又言語洗刷了一把施首輔,好笑之餘不免對施首輔的好脾氣、或者說聰明圓滑、有了進一步的認知,等內閣成員依次進殿議事時,楊太后倒是笑著給施首輔道了聲歉。
“皇帝勞煩施首輔費心了。”
“太后娘娘言重了,教導陛下本是臣等本分,又何來費心一說!”施首輔笑容可掬的說道,充分展示了什麼叫做宰相肚裡能撐船。
“哀家之所以召集你們,乃是因為順天府府尹劉卿上了一份奏摺。”楊太后讓王體乾將奏摺交給內閣成員傳閱,等都一一看完後,才點著名問:“眾卿有何異議!”
“臣認為劉大人所言甚是,自先臣王守仁(巡)撫南贛時,行十家牌法以清“盜”源,其法甚約,其治甚廣, 今日京師至三輔,所在戒嚴,通天下郡縣皆有風鶴之警,徵兵括餉殆無虛日,生民不得其所者十家而九,有司又不知所以撫循之,勢必盡驅而為“盜”。此時,誠宜行保甲之法。臣謹仿先儒遺意輯為《保甲事宜》,且冠以□□《教民榜文》十條,總為一編,名《保民訓要》。請皇上申飭,自五城御史,以至州縣有司,各務著實遵行。”
內閣次輔來宗道一陣咬文嚼字,將順天府府尹劉宗周奏章內容背出一大段後,終於說出了正題。“臣附議劉大人所提議的行保甲法。”
保甲法乃是王安石變法之一,規定鄉村住戶,每十家組一保,五保為一大保,十大保為一都保。以住戶中最富有者擔任保長、大保長、都保長。用以防止農民的反抗,並節省軍費。
此法以“富國強兵”為目標,從新法實施,到守舊派廢罷新法,前後將近15年時間。在此期間,每項新法都或多或少見到了成效,但由於觸犯了中、上級官員、皇室、豪強和高利貸者的利益,更給百姓的生活造成的一些很不好的負面影響,最終被罷廢!
楊太后不知順天府府尹劉宗周這個時候提復行保甲法是何用意,但顯然楊太后是不願意採用的。因此在來宗道附議後,楊太后看向了另一位內閣次輔徐光啟,語氣和藹的問:“徐卿對此事可有異議!”
“保甲法本意是“除盜”以及“與募兵相參”、 “省養兵財費”,臣認為如今商稅來年遞增,國庫日漸充盈,根本無需為養兵財費擔憂,且保甲法雖說增加了財政收入,但民不勘其擾,曾數次釀出民亂,因此臣認為保甲法不可復行!”
“施卿之意?”楊太后笑著問施首輔。
為人圓滑且在楊太后手下做事這麼久,施鳳來又如何聽不出來楊太后隱晦的意思呢,無非是讓他也提議反對。於是很會看眼色行事的施首輔順著楊太后的意,也緊接徐光啟後否決了行保甲法!而施鳳來一開口,其餘內閣次輔也看懂了行情,紛紛出言反對。於是歷史上本該崇禎三年復行的保甲法並沒有透過,也未能在全國實施起來。
行保甲法被否決後,楊太后又將戶部尚書畢自嚴單獨呈上的奏摺從案桌上堆得高高的奏摺堆裡抽出來,讓內閣成員依次傳閱!其中施首輔一瞧奏章內容,心就忍不住咯噔一跳。這畢自嚴是傻子吧,才剛當上戶部尚書就來了這麼一出!增田賦,呵呵噠,依太后娘娘恨不得再加收商稅、減少農稅的性格,會同意才怪!
作者有話要說: 抱歉,今天停電,現在才斷斷續續寫完o(╥﹏╥)o還是隻有一更,請親們見諒!
☆、第七十四章
果不其然; 等內閣成員全都一一看過戶部尚書畢自嚴所上奏的關於增田賦的奏摺後; 楊太后勾勾唇,笑靨如花的道:“畢愛卿真是憂國憂民啊,國庫日益充盈看不到; 反而說因度支大絀,要求增關稅,捐公費。更有趣的事,畢愛卿上了摺子後,咱們兵部尚書梁卿(梁廷棟)也緊跟著上摺子說什麼兵食不足,乃是民窮之故,皆因官貪。使官貪風息後,再加派田賦; 百姓才會同意。”
楊太后將兩本奏摺甩了出來; 剛巧就砸到了認為畢自嚴說得很對的來宗道的身上。“哀家將摺子扣下,本想讓畢卿以及梁卿清醒清醒腦子; 沒曾想摺子扣了幾天後,畢卿又上書奏請,每畝加三厘的稅。嘖嘖; 哀家真沒看出來; 原來畢卿還是憂國憂民的棟樑之才啊; 你說是不是施愛卿!”
畢自嚴你這個蠢貨。老夫就不該附議你當戶部尚書的!
施首輔心中暗罵了一句,面上卻不得不帶著一張苦瓜臉符合道:“太后娘娘所言甚是。臣也這麼覺得。”
這老狐狸……
楊太后嗤笑一聲,卻也沒揪著不放,而是重申道:“哀家說過; 加稅可以,但只能加商稅,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