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部分(1 / 4)

定因素。辛辛苦苦攢下的“進項”,一夕之間被沒收殆盡,以後還怎麼順利推行私有制?

潘小園突然道:“不,我們不收稅。咱們管大夥借。”

錢糧三巨頭同時笑了:“借?誰來借?娘子你麼?”

言外之意,誰買你賬?——倒不一定是看輕她,而是直言事實。

柴進笑道:“就算是我們幾個同時出面,也沒法把大夥的私財搜刮乾淨啊——宋大哥倒是有這個本事,但就算他能說動滿山寨的兄弟借錢,難保不會有人懷疑他的居心。再說了,借錢說得容易,咱們拿什麼還?”

潘小園隱約覺得什麼了不得的概念慢慢在腦海裡形成,慢慢吐出一句話:“不不,不是以私人的名義借。是以梁山的名義借。”

第125章 1129。10

以梁山的名義借錢?

大家可是不懂了,互相看一眼,懷疑地說:“梁山的名義?咱們大夥都是梁山兄弟,梁山的名義,不就是我們的名義?”

潘小園忙道:“不不,不一樣。這麼說吧,假如咱們梁山的金庫成精了,變成一個小人兒,它代表著……”

潘小園一邊開腦洞,一邊同聲描述,刻畫了一個擬人版的“梁山中央銀行”,除了不能發行貨幣,具備一切的銀行功能,透過錢糧三巨頭,也就是“梁山財政部”出面,管理山寨的錢糧收入支出。而財政部目前能開闢的一項新任務,就是……

“以梁山的名義,向大夥發行戰爭債券,到期贖回,付百分之五的年利。嗯……也可以提前贖回,但是需要按比例扣除利息。”

見幾位大哥都是半信半疑,潘小園免不得又解釋,“債券”相當於一個精緻的借條,由成精的金庫,也就是中央銀行發放,相當於梁山的“國債”——或者說“山債”更妥當些——由梁山的信譽作擔保。換句話說。只要梁山不散夥,債券就一定會到期兌現。

認購債券的不止可以是梁山眾好漢,山上眾嘍囉,還有周圍那些把梁山當青天的老鄉們,也都在潛在債權人之列。聚沙成塔,就算每人認購的數額微不足道,合起來也能是一筆可觀的現金。

其實政府借債的事情,中國歷史上久已有之。“債臺高築”這個成語,就來源於戰國時周赧王向富商地主籌集軍費,結果無力償還,只好爬到高臺上躲債的故事。但長久以來的觀念,“朕即國家”,政府的借貸,一般都是以統治者的私人名義進行的,償還時也用的皇帝私房錢、嬪妃的脂粉錢,等等等等。並且借錢畢竟是一項很丟臉的事情,不到山窮水盡,沒有皇帝肯這麼做。

而把政府與統治者分開,純以政府的信譽擔保,利用契約精神,光明磊落的借錢,則是來源於……潘小園不清楚,總之不像是宋朝人能幹出來的事兒,多半源於幾百年後的西方。

“甚至,”潘小園越想越興高采烈,“債券還可以在市場上買賣。譬如柴大官人買了一百貫年利率百分之五的債券,規定一年後兌現一百零五貫。可半年後柴大官人急需用錢,可以以一百零三貫,把債券轉手給奴家。奴家再等半年,依舊能向梁山金庫兌出一百零五貫。這樣一來,大夥手頭靈活,也不至於缺少頭寸……”

李應和柴進聽得雲裡霧裡,柴進喃喃道:“我為什麼要買一百貫?”

蔣敬卻跟上了她的思維,不慌不忙地補充道:“我也可以跟柴大官人達成協議,半年後以若干價格,向他購買咱們的債券,自己前去兌現。或者若我手頭寬裕,可以先給他一筆錢,等到形勢需要,再讓他用債券償還。這樣柴大官人若是擔憂風險,也有個後路保障。”

潘小園真心實意地朝他投去一個深深佩服的眼神。頭一次覺得,當日在斷金亭,自己簡直太勝之不武,太他孃的不要臉。

她剛丟擲一個領先於時代幾百年的債券的概念,這人已經在思考期貨交易和買空賣空逆回購了!這些鬼東西,她自己上課的時候都弄不太懂啊!

這人若是生在現代,不當個央行行長、投行老總什麼的,那是老天不開眼。

蔣敬擺出一副“雕蟲小技,何足掛齒”的神情,正眼不看潘小園一眼。

又有點討厭他了。總之,這些複雜的東西可以先不討論。眼下樑山需要的,只是一個融資平臺,回收一下全山由於私有化而暴增的流動性——一個初具規模的原始金融市場足以應付。

其實她還有一個更激進的想法。梁山眼下已成規模,甚至可以發行自己的貨幣,以後好漢們的“進項”什麼的,都以梁山貨幣的形式發放,和金銀銅錢制訂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