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安看好的學校地址,面積建一所學校都還多。
他就想在旁邊蓋一個臨時的養殖場,雖然還沒分地,但是現在養殖已經不限制了。
這石茬子地,以前也是月亮湖的,聽說幾百年以前,月亮湖可大了。後來不知道怎麼就幹了一大半,就成了這石茬子地,都是石頭,種不了地,蓋房子倒是可以。
但以前的人迷信又膽子小,生怕哪天湖水又淹了回來,這地就一年一年空了下來,成了村裡放牛放羊和孩子玩耍的地方。
村裡留著也沒用,連樹都長不起來,宋玉安要要買!作為他舅子的葉保國為了防止村們們說閒話,還是召集了大家開了一個會議,投票來解決這事情。
其實建學校的話,宋玉安是可以不用買的,他相信免費使用,村裡人也會雙手雙腳的贊成。但是二十年後,國家規劃路線,那兩座山一移開,湖東村的地價就會蹭蹭蹭往上漲。
這麼大的面積到時候難免會有眼紅的,村民還好,不會對學校產生想法,若是貪官汙吏呢?到時候一句自然村不需要學校,那這麼一大塊地可能就會被他們賣給外人,還不知道會開放什麼出來。
就算沒有這種情況,萬一以後學校出名了,上頭安排校長什麼的呢?他建學校的初衷是為了寶珠,宋玉安要把所有的麻煩都扼殺在搖籃裡。
宋玉安寧願一次舍錢,也要杜絕這些事情。
“宋知青給的價格是一千塊錢一畝,這地我們量過了,有五百三十二畝,五十多萬錢。隔壁村賣給外地人宅基地是八百一畝,這價格不低了。如果大家同意賣,那麼我去和縣裡的領導商量,每戶分紅一萬,剩下的,咱們把湖東村到夏縣這條路修通,修一條水泥路出來。如果還有剩,用來買村裡的機器。”
之所以提修路,是怕上頭眼紅這一筆錢。農民每年都要上交公糧,這個糧就等於城裡人後世的稅,只要交足了這個公糧,自然村的其它財產是屬於村裡共有的。
但是這麼一大筆錢,沒個說法直接分了,上頭的領導哪裡坐得住,但如果拿出一半修路,就不同了。畢竟修路是要政府撥款下來的,撥不下來還不準別人自己想辦法,哪裡都說不過去。
而直接繞過鎮上去找市裡是宋玉安的主意,也是因為這條路是通往市裡,再一個嘛,何耀宗這人比鎮長好打交道。說得難聽點,大家族裡出來的少爺什麼沒見過,眼皮子沒那麼淺。
這條路修通了,對他也是一種功績,而且有牛愛黨那件事的面子在那裡,想來他也不會太為難。
然而這些問題都不是村們們關心的,甚至連宋玉安設想裡,一些人因為紅眼病而不同意賣地,但是顯然大家更關心的是,宋玉安是不是真的有錢,他哪裡來的這筆錢?難道現在沿海真這麼掙錢?會不會是打空頭支票?
甚至還有人當場就來和宋玉安討教經驗,好在現在批,鬥這些事情已經沒有了,宋玉安又開始了他真真假假的忽悠大法。
第49章
“掙錢是掙錢,不過劫道挺多的,這錢是把腦袋別褲腰帶上去掙。我就遇到了兩次,運氣好沒死。
而且一趟也跑不了這麼多,我這是賣了些以前撿漏攢的東西,古董書畫啥的都有點。剛好這次遇到一個懂行的老闆,都賣給他了,純屬運氣好運氣好。”
宋玉安沒胡說,倒爺這個行業是掙錢,但是送命的可不少,這時候有一種劫匪就是專劫倒爺的。
“古董字畫,那不是破四舊的東西嗎?那可是犯法的啊!”
“大爺,這都改革開放了,再說了,您這說法冤枉我們領導了,上頭的領導從來沒有說過家裡有這些東西違法,不信您看,那些紅色資本家不都沒事嗎?咱們這邊被抄的,是有些人貪財,拿著雞毛當令箭,歪曲了領導的指令,渾水摸魚謀財害命。現在政策好了,您要是遇上這些好東西啊,可千萬別放過,說不準就像我一樣發了呢。”
宋玉安說著就笑起來。
“你這後生可是一點不實在,以為老漢我聽不出來是不?你這是埋汰我呢,大爺我一輩子在地裡刨食,上哪裡去找你說的古董字畫,泥巴里頭挖出來麼?”
“大爺您別說,泥巴里頭還真能挖出來,不過那是墓葬品,得上交國家。”
“你這混小子,一邊去一邊去,趕緊把錢準備好,少一分老漢我都不答應這地賣給你!”
在實際的利益面前,沒有人會出來搞么蛾子,一萬塊啊!這是什麼概念,有些人一輩子都沒有見過一萬塊,一輩子都掙不來這麼多錢!不就是塊沒用的石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