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部分(2 / 4)

正確的,普通的水果確實會隨著生活越來越好而有更多的競爭,宋玉安著急,他們更著急。

知道木瓜培育成功以後,明珠鎮不少村民掛起了橫幅,放起了鞭炮,來慶祝這個喜慶的事情。

何耀宗也跑過來湊熱鬧。

“你這個木瓜可以全市發展嗎?”

一旦鐵路通了以後換屆,大概就到了何耀宗離開夏市的時候了吧。他想在離開之前發展出更多的政績來。走也走得光榮,以後夏市百姓還能記得他。

特別是這次去開會,他看了幾個發達的城市,環境汙染這個問題實在是太嚴重了,而國家現在已經向一些小國進口糧食水果。

自己的國土成了發達國家置放汙染工廠的地方,卻要向其他國家進口生態產品,這實在是有些好笑。但誰叫國家工業落後呢,為了發展他們不得不這樣做,眼看這些年他們已經慢慢追上來了,不論是軍事,還是工業都翻了幾個倍。

何耀宗覺得,這些得不償失的事情可以停止了。

“物以稀為貴,不論什麼東西,多了肯定不值錢,明珠鎮這邊,我沒打算走推廣路線,都是留著做地方特色賣給外來旅客的。”

如果一樣東西,全國各地都能買得到了,那麼宋玉安一開始希望這些當地特色產品成為夏市旅遊主打禮品的希望就泡湯了。

在旅遊景點買其他地方沒有的東西回家,這叫值得,在旅遊景點買家門口就能買到的東西回家,這叫有病。

“那你有什麼建議嗎?”

何耀宗還是想往生態這方面發展,術業有專攻,他總覺得宋玉安會有辦法。

“倒不是沒有,就看農民們願意不願意了。”

宋玉安的意思,是想叫何耀宗鼓勵全市農民發展蔬菜或者藥材。

他記得前世有一個市遭了水災,這個市整個都是種植蔬菜的,有無數大棚在那裡,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重卡開往全國各地,被稱為華國的菜籃子。

這個市遭了水災之後,全國的蔬菜都大幅度漲價了,所以,別小看蔬菜,如果你能把一整個市都種上蔬菜,什麼品種都有,那就不愁銷路。

他們和那個市隔得遠,完全可以發展成西南邊上的菜籃子。

而且蔬菜便宜也就普通的白菜青菜,有很多品種的蔬菜還是價格很高的,他們研究院也有人做這個,如果市民們捨得投資大棚,願意種植,明珠研究院接下來的幾年倒是可以專注研究這方面,也算是盡綿薄之力。

至於藥材,前些年,因為歷史的因素,中醫被打成封建迷信,全國上下都在宣揚西醫。導致藥材市場也不怎麼好,很多中醫,中藥世家不是絕了門戶斷了傳承,就是蟄伏起來轉投其他行業。

而大肆的砍伐樹木,開荒,生態環境的破壞,都讓野生的藥材大面積縮水。

但中醫流傳這麼久,自然是有自己的魅力所在的。

中醫講究望聞問切,但西醫不一樣,西醫大部分醫生看病靠的都是機器去檢查。特別是華國某些人很奇怪,病人不管是什麼情況進的醫院,沒醫好,好像都成了醫生的責任。

而且這種心態是有流傳的,沒見電視劇裡哪個妃子皇子病了治不好,皇帝最愛說的話就是把太醫全部拖出去砍了了。

現在是太平盛世,不能砍頭了,所以熱衷於責怪醫生的少數奇葩又開始了醫鬧,有一些確實是因為親人過世以後太傷心,另外一些卻是看到了別人鬧了以後拿到的實惠。

他們死人了,他們幹什麼都有理,醫院必須賠償,醫生必須賠償。

導致後世一個小病症進了醫院,西醫都要給你開上大堆的檢查。若是住院了,那還要籤無數張通知書,知情書,同意書。

一圈檢查下來,對於許多底層階級來說,可能一個月的工資就去了三分之一還要多,不是所有人都負擔得起這筆醫藥費的。

還有一點,西藥,特別是抗生素,是有抗性的,用的越多,下一次就要用更多,很多鄉村醫生根本就沒有多少水平,一張方子通天下,不管感冒還是拉肚子,開一張滿滿都是抗生素的方子給你,多打幾天針,再嚴重的感冒也都好了。

等這些問題一出來,中醫又漸漸進入了人們的視線,從刮痧到拔罐針灸,再到冷敷熱敷,放血排毒,還有各種各樣的養生湯,成了中老年人的最愛。

缺藥,缺好藥,年份長的藥,又成了中醫的短板,現在明珠鎮山凹裡數量不少的重樓,再過幾年中藥熱一來,會被大家挖的乾乾淨淨,等再過二十幾年,野生的幾乎會絕跡。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