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調笑,交談。男人們也有議論宋玉安的。這樣的宴會,主要目的還是促進各大商家的關係,或是給不熟的商人之間牽線搭橋,誰也不介意多一個兩個合作人。
王總過了十幾分鍾才來,他先帶著太太到女人們聚集的地方,和大家打了聲招呼,這才在目光放向全場,尋找起宋玉安來。
宋玉安自然起身,腳步不急不緩的朝王總走去,待看到兩人交談起來,宴會里的其它人才明白過來,原來是做玉石生意的。王總前幾天進了一大批貨,還全是翡翠,他們都有所耳聞,難道,這就是那批貨的主人?
要真是這人,那可就不簡單了。
港城做玉石珠寶生意的人絕對不少,心思活絡的這就端著杯子過來要王總介紹。
王總早就知道宋玉安手裡的貨他吃不完,一開始答應替他介紹,否則也不會給他請柬。
現在自然不會藏著掖著,這是哪家銀樓的老闆,那是誰家珠寶行的公子,一圈下來,宋玉安收到了不少名片。
他自己是沒有名片的,用他的話來說,家裡在日軍侵華之前在大陸有些產業,後來舉家去了英國,這些年一直在沉寂,也沒做什麼生意,現在聽說大陸前景好,就想把家裡以前壓著的貨清了,回大陸開廠。
這個說法別人不一定信,但是比起捏造一個假的家世,公司,叫人一查就能露餡,不如一開始就說的叫人查無可查。
反正這也就是一杆子的生意,你要貨我要錢,銀貨兩訖之後就不再見。宋玉安沒想著和他們細水長流。
在寒暄聊天裡,幾人約了看貨的時間,王總又帶宋玉安去找那幾位做裝置的,他和這些人也不熟,但都在這地界待著,面子情還是有一些的。
介紹完了,生意該怎麼談,就是宋玉安自己的事情了。
宴會快結束的時候,宋玉安已經和他想要搭上線的人都有了基礎上的交流。本來嘛,玉這東西,他是賣家,但是由於市場上貨少,貨物急缺,所以他不愁賣。
買家著急,他不著急。這就說明宋玉安在來之前的備貨精準,這要是換成了罐頭,四處求人的那個就是他了。
而裝置這邊,港城幾乎沒有重工業,經過這兩年華英和談以後,英國那邊更是把重工業限制得死死的。
但港城是世界有名的物流中心,宋玉安認識的這幾位老闆,產業都是在外國,然後在港城這邊設立一個分公司,大陸改革開放以後進行招商引資,很多外商的裝置就是從港城這邊走的。
不管是聘請的經理人,還是家族子弟,他們負責拉客戶,自然都不會拒絕宋玉安。
最先談的,還是玉石生意,這生意除了扯皮價格之外,沒有什麼阻力,宋玉安花了一個星期,就把該出手的都出手了。
然後他也沒閒著,立即用這些錢和幾家裝置廠定了裝置。
從飲料,泡麵,麵條,火腿腸,糖果,雪糕,餅乾再到味精,雞精,宋玉安定的裝置全部都是和吃有關的。另外,還有汙水處理裝置,這是重中之重。
國內的食品廠大部分還是靠人工,生產力極其低下,就在這幾年,不少外商搶佔了華國市場。後世很多大的食品公司,哪怕是在華過成立的,但是大投資商,控股商點開一看,一票的外國人。
也許其它行業更能掙錢,但是宋玉安還是想做飲食,他主業是搞種植的,自然要做食品,自給自足,只要找好銷售渠道,那就不用整天操心這個操心那個。
訂單發出去以後,宋玉安就在港城住下來安心的等貨。期間他一直住在貓仔那邊,哪怕貓仔說帶他出去玩,宋玉安也不去,連兒童玩具都是叫貓仔手下的人幫忙買回來。每天看看書,打打遊戲過著宅男一般的生活。
他什麼樣的繁花沒有見過,剛剛談了那麼大的生意,傻子才會出去溜達給別人機會,那不是自己嫌自己命長麼。
見他不感興趣,貓仔也不在勸,給宋玉安安排了兩個跑腿的供他使喚,又忙自己的去了,作為一個小黑幫首領,他也是有很多業務要忙的好嗎。
時間一天天過去,一個多月,宋玉安要的貨才全部運送過來,直到快離開港城了,宋玉安才喬裝打扮的出去逛了幾天,裝置走的是明路,冒著生命危險來一趟,他總不可能空著空間回去吧。
宋玉安付了大筆的手續費和稅費,終於把裝置都運到了鵬城。
踏上了祖國的土地,宋玉安整個人輕鬆了不少,八十年代的港城真的是不太平,他安安靜靜待在小樓裡,都能時不時聽到槍聲響。
別看宋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