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部分(3 / 4)

小說:大明奸妃 作者:鼕鼕

若說新君狂怒中等不到學士執筆,就自行擬詔廢后的舉動,像是十八歲的少年郎做的意氣之舉;那麼他不催逼內閣將詔書頒行天下,卻直接把皇后父兄貶謫不用的舉動,則是帝王靈活運用權勢,日漸成熟的表現。

李賢因為門達一事,每日出入都由皇帝派的錦衣校尉護送守衛,君恩深重。眼看皇帝貶了皇后的父兄,又有逐步清除與吳氏親近過的臣僚的打算,不由苦笑,只得把廢后的詔書翻出來問彭時:“宏道,陛下試鋒,你以為如何?”

彭時道:“中宮鳳冠金印皆被奪,早已形同廢后。我等此番雖然未應,然而陛下中旨既出,勢無收回。我怕經此一事,陛下厭憎內閣諸部,此後行事偏執,不經閣部頒行,卻慣以中旨下令。”

李賢沉默嘆氣:皇帝的命令,不經閣部下發頒行的,稱為“中旨”,一般情況下只能辦些皇家的私事,卻不能處置國家大事。但若皇帝嫌棄閣部礙手礙腳,不肯屈就與群臣協商,說不定便要強行以中旨攬權施政。

這對皇帝來說,是件利弊難斷的事,總體來說利多於弊,不管處置是否得當,至少皇帝自己是順心如意了;但對於朝廷來說,卻是動搖根基的大事!會令群臣權威無存,進退失據。

彭時說完這一句,自己也沉默了,嘆了口氣,把廢后的詔書接了過來,道:“著學士重新謄寫上檔,頒行天下罷!”

吳皇后廢位,朱見深又重提立萬貞為後一事。閣部諸臣都在盡力彌合前次事件造成的君臣裂痕,對他的要求只推在兩宮太后身上。

錢太后不問世事,但在朱見深立繼後一事上,卻表現出了難以想象的偏執:“王氏方是先帝心中正選之人,為我一時糊塗,方有吳氏之過。陛下繼後,必以王氏為先!”

朱見深驚道:“母后,貞兒為您仗義執言,維護極深!”

錢太后指了指自己瞎了的眼睛,道:“我知道貞兒極好。然而,我眼瞎心盲,一直就沒有識人之明,全賴先帝周全,才安穩前生。如今先帝大行,我……也只剩下還念著他過去所願這一條過活了!先帝選中了王氏,我現在,便也只選王氏!別人,我都不認!”

錢太后無法說服,周太后那裡卻更是直接了:“你敢立她,我就敢端了毒藥去朝堂上大鬧!叫天下人都看看,你這當皇帝的如何不孝!”

第一百八十三章 自古事難如意

兩宮太后爭了一輩子,但在這反對萬貞為後一事上卻意見一致,都要求以王氏為後。朱見深想盡辦法也不能如願,又不肯委屈萬貞,愁得食不知味,寢不安眠。

萬貞看在眼裡,心痛無比。以她自幼養成的現代人的觀念,她是沒有辦法讓自己坦然接受自己做妾,或者丈夫納妾的。然而皇室夫妻,與民間大不相同,她想以妻子身份與他相守一生,實在千難萬險。

何況她心中有個最深的隱憂,就是當年杜箴言說過的生育困難一事。杜箴言折騰了二十幾年,明明因為後繼乏人而傷透了心,最後卻仍然只有杜遠一根獨苗。她縱然因為與朱見深命運與共而可能稍稍改了些天命,但也未必就能比他幸運到哪裡去。

在無法避孕的年代裡,她與朱見深在一起的時間,從長遠算起已經三年;就是再近些,按他們得以終日廝守的時間來算,也已經有一整年。她卻連半點訊息都沒有,情況更是不容樂觀。

她現在獨佔著朱見深,朝臣也好,兩宮也罷,雖然都有隱憂,因為他還年輕,都不算急迫。可只要想到景泰帝執政晚年,因為無子而乍然改變的性格,以及隨之而生的種種瘋狂之舉。她就不寒而慄,無法理直氣壯地去兩宮太后面前,積極爭這皇后的位置。

要她放棄名正言順與他站在一起的機會,她不肯;但要她看著他為了自己封后一事愁眉不展,她又不忍。一時間她心情糾結反覆,也沒法睡得安穩了。

她的睡眠時間日漸減少,朱見深在為了立後一事憂慮之餘,又為她的情況好轉感到高興,下朝後興致勃勃地問她:“貞兒,明天休沐,咱們去太液池玩吧?”

萬貞提著筆在畫圖紙,沒聽清他說什麼,隨口答應:“好啊。”

因他當年端午落水,萬貞對太液池的印象不怎麼好,即使去玩也要先想一下的。答這麼幹脆,朱見深一聽就知道她其實沒過腦子,好奇地走過來摟著她的肩膀問:“在幹什麼?”

萬貞讓他搭著了手臂,也做不成事了,只得將筆放下,把椅子讓了一半給他坐,將桌上的一疊圖樣指給他看:“御器廠那邊送來新年宮中要換的器具圖樣讓我選,我想燒些合用的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