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看從而能夠青雲直上,眾多進士好像打了雞血一樣精神抖擻的端坐在各自的位置上,悄悄的豎起耳朵仔細聆聽,生怕聽錯了或是聽漏了晉元帝的問題。
晉元帝看著眾多進士意氣風發的樣子心下滿意,微微點頭道,“大周朝以農立國,近些年許多人不事農桑而去行商導致良田無人耕種,長此以往必會動搖國本,諸位進士可有良策?”
眾多進士一聽此言心中紛紛思索,晉元帝看著底下眾人百態,眼中趣味越發濃重,金科狀元鄭寅出列率先說道,“回聖上,微臣以為應對商人加稅,百姓不願耕種而去行商,無非是為一個利字,只要讓他們知道商人所得利益不如農桑之利,他們自然就會耕種良田。”
晉元帝並未對鄭寅的回答表態是否滿意,他直接點出王家和問道,“探花郎,你有什麼想法?”
鄭寅見晉元帝好似並不在意自己所言,本以為能得到誇獎的他沒能管理好表情,臉上閃過一絲扭曲與窘迫,他不敢對晉元帝有怨言,只能把恨意放在了被點名的探花郎身上。
被點名的王家和雖然心裡疑惑為什麼晉元帝不問榜眼而直接詢問自己,但他面色從容帶著一絲崇敬回道,“回聖上的話,微臣以為若是朝廷以合適的價格贖買百姓手中的糧食,百姓應該非常願意回去耕種良田。”
被忽略的榜眼趙宏博問道,“探花郎所說之言豈不是讓朝廷與民爭利?此種行為實在非大丈夫所為。”
鄭寅在一旁默默補刀,“探花郎本就出身寒門,做事說話難免有些小家子氣,還需要多歷練歷練!”
王家和見鄭寅肆無忌憚的一杆子打死一群人,直接得罪了所以寒門子弟,心裡頓時有一瞬間的無語,看對方也不是不明白語言藝術的人,如此有恃無恐無非是仗著世家出身。
董、鄭、趙、莊四大家族是大周朝的老牌世家,四家之間的關係盤根錯節,牽一髮而動全身,想來這也是晉元帝不能直接收歸世家權力的原因,如今世家與寒門兩大派系的矛盾越漸激烈,表面的遮羞布都快被扯破了,不然鄭寅也不會在文武百官面前如此有恃無恐的貶低寒門學子。
晉元帝溫水煮青蛙,力圖分化世家權力以達到將權力收歸中央的目的,如今兩個派系的矛盾多是由他推動的,想來他應該很樂意看見臣子之間有矛盾,若真是鐵板一塊異常團結,估計他就要頭疼了。
想到這裡王家和回道,“若是朝廷以合適的價格贖買百姓手中的糧食,百姓得到足夠的利益自然願意耕種,其實百姓不願耕種而去行商的原因最根本的就是付出與回報不對等,辛苦一年只能將糧食半價而買,誰都會心裡不舒服,商人行事都是高下在口吻,貴賤無常,買賤與賣貴是商人最主要的掙錢手段,若是商人願意以高於朝廷的價格贖買百姓手中的糧食,最終受益的都是百姓,這哪來的與民爭利一說?”
見晉元帝並未阻止,王家和接著道,“若是給商人加稅,那麼最後受苦的仍然是百姓,商人加稅就影響了他們的利益,所減少的利益只能從百姓身上獲得,透過壓低贖買的價格和提高賣出的價錢獲得更多的利益,最終只會導致更多的人不願耕種。”
王家和說的是事實,鄭寅無可辯駁,王家和又說道,“另一方面還可以鼓勵百姓開墾荒山荒地,所獲得的土地一半歸朝廷一半歸百姓自己,想來應該有很多人願意迴歸田園,畢竟行商之人不僅要與家人分離,若是遇上個山匪還會有性命之憂,相比而言,農桑更令人心安。”
王家和的話音剛落,晉元帝便笑言道,“探花郎果然高才,此話深得朕心!我若沒記錯的話探花郎今年有十五了吧!可曾婚配?”
王家和聽聞此言心裡咯噔一聲,頓時有了不太好的預感,晉元帝不會是想亂點鴛鴦譜吧!他硬著頭皮回道,“回稟聖上,微臣並未婚配。”
晉元帝大笑出聲,“甚好!定國公府有女其殊,形容姣好性格溫婉,正好與你相配!今天我就當這個媒人親自為你們指婚,成全一段佳話!”
晉元帝不待王家和反應,無視底下的眾人聽到他睜眼說瞎話誇獎定國公妹妹“性格溫婉”時詭異的表情,只招來宦官拿來空白的聖旨,親自書寫賜婚旨意然後蓋上玉璽,隨即對已經呆愣住的探花郎說道,“定國公是朕的肱骨之臣,你定要好好善待他的妹妹!”
王家和心裡的滋味複雜到已經無法用言語訴說,聖明不可違,他只能木著臉跪下叩謝聖恩,後又後知後覺的想起貌似定國公的妹妹就是當初使長鞭的女子,再看看周圍人看自己時眼中透出的同情之色,王家和腦中只有兩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