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王妃向他推薦了一個人,此人是個遊方道士,據說可以煉製延年益壽丹,郡王妃提議將他進獻給晉元帝,高孝瑜將信將疑左右搖擺不定。
郡王妃勸道,“若那方士真有延年益壽的本事,你將他獻予父皇,父皇必定會龍顏大悅,足以抵消以前所犯的過錯,若那方士只是徒有其表之人,你只需在父皇面前哭訴你被他所騙,一片孝心付之流水,作為一個兒子,你只是希望父皇能夠長生不老,這又有何錯?即便有錯,也是識人不清而已,如今郡王府的境況已經被打落谷底,再壞也壞不到哪裡去了!郡王何不破釜成舟搏一把呢?”
高孝瑜被郡王妃一勸,咬了咬牙最終決定將那方士推薦給晉元帝,若再不努力獲得晉元帝的信任,他遲早又要被高孝璉踩下去,以往兩年那種人人都能踩在他頭上的日子,他再也不想經歷了。
於是第二天高孝瑜私下裡向晉元帝推薦了那個方士,晉元帝坐擁天下,擁有世間最大的權力,享受世間最美的珍饈,後宮佳麗三千,大周萬民臣服,但他是人,只要是人都有生老病死,而今他眼看著自己老去,一步步走向死亡卻無能為力,心中的不甘已化為執念。
他捨不得這世間無上的權利,所以他挑選了最聽話的高孝琰為傀儡,但若是真能延年益壽活到萬年,他連傀儡也是不會要的,所以當高孝瑜向他進獻這個可以煉製延年益壽丹的方士時,他立馬就心動了,雖然他也有疑惑但他仍然偷偷的準備著一切煉丹的器具,並且十分優待那個方士,至於為什麼只能在私下裡動作,方士一向都是百官尤其是言官最為痛恨的物件之一,若是晉元帝大張旗鼓的煉丹,估計第二天就有御史指著他鼻子罵了。
人都是有僥倖心理的,就好像天上掉餡餅和出門被車撞這兩件事情發生的機率極低,但人們都覺得前者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後者肯定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所以儘管歷史上那麼多的皇帝沉迷煉丹,服食丹藥而亡,但仍有皇帝前赴後繼步入前人的後塵,晉元帝也是人,所以他也不能免俗。
晉元帝服食了一段時間的丹藥後果然感覺年輕了十幾歲,他每晚都忙於後宮,結果還真的讓一個貴人懷孕了,晉元帝龍顏大悅,覺得這是他恢復年輕的證據,於是立馬將那貴人升至貴嬪,並且更加沉迷依賴丹藥了,而最大的功臣誠郡王,晉元帝不僅恢復了他誠王的稱號,還將最為富庶的雍州賜給他作為封地,嚐到甜頭的高孝瑜立馬蒐羅各種丹藥秘方獻予晉元帝。
晉元帝忙於煉丹和後宮,諸多要事都交與了皇太子高孝琰,這裡所說的“教與”並不是指給予皇太子全權處理的職權,而是讓高孝琰處理好事情後向他彙報,只有他點頭同意後這份決議才能生效。
在晉元帝的眼裡高孝琰是他一手教匯出來的孩子,又事事以他的想法為先,讓高孝琰處理政事,他既能節省時間又能讓朝政要事以他的想法發展,隨後的一段時間,高孝琰處理政事果然是以他的態度為準,無論大小要事全都一一向他稟報,讓他既掌握朝政又能坐道煉化丹藥,實在是一舉兩得。
後來為了達到仙人造化之境,晉元帝乾脆將每日宣太子稟報朝堂要事改為三天一次,過一段時間又改為十天一次,及至最後改為一個月一次,儘管如此,高孝琰明面上還是一個為君父分憂的好兒子,絲毫沒有結黨之嫌。
此時晉元帝煉丹一事已經被文武百官知曉,御史臺也有好幾人因為勸說晉元帝而被罷官,甚至其中一個御史觸柱而亡的,但晉元帝依然固執己見,靜郡王直接在百官面前指責誠王不懷好意,與那方士勾結圖謀不軌。
晉元帝已經嘗試到服食丹藥的好處,又私下裡接受了高孝瑜才進獻的十名美貌女子,此時聽了高孝璉的話只覺得這個三兒子包藏禍心阻礙他尋求長生不老的路,高孝瑜藉機提議道,“靜郡王阻礙父皇長生之道,定是聽了小人的讒言,不如就讓他閉門思過,也無愧於父皇賜他靜字的封號!”
晉元帝也覺得此法甚好便依言行之,高孝瑜見高孝璉憤恨不已的臉色心道,風水輪流轉,往日加諸在他身上的痛苦他定要一一討回來,又看著靜靜站立在一旁的高孝琰想著,父皇的身體日漸康健,想來也不需要這個傀儡了,這個皇太子也該換人噹噹了。
高孝瑜想法甚佳,打算除掉高孝璉後再向晉元帝進言高孝琰有“取而代之”的心思,再捏造一些似是而非的證據,想來晉元帝自會順水推舟撤掉這個空有其表的太子。
高孝瑜心裡的小算盤打得噼裡啪啦響,但這次卻是失算了,晉元帝並不相信他的告發之言,反而將他斥責了一頓,讓他安心當他的誠王,這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