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就越俊等等。”
陳青雲看著心慧疲倦的樣子,讓青黛和青鸞照顧好孩子,將準備好的喜錢發給四位穩婆。
趙老太醫親自給兩個孩子把了脈,然後點了點頭,說是孩子身體很好。
青黛和青鸞聞言,心裡更是愉悅萬分。
晚宴的時候,長康做得很豐富。
整個《陳園》的人,都聚在一起吃了熱熱鬧鬧的一頓晚飯。
粱嬤嬤和韋嬤嬤在幫心慧收拾換衣,坐月子的廂房很大,兩個孩子就住在隔間裡面。
李心慧醒來後,便開始喂孩子。
可她沒有什麼經驗,還是在粱嬤嬤和韋嬤嬤的幫助下才讓孩子吃飽的。
就算這樣,她也吃了不少苦。
陳青雲心疼她,說是用之前就找好的兩位奶孃。
心慧不願意,自己生的孩子,越看越喜歡。
別人多抱一會,她都覺得心裡不太舒服。
為了更好地照顧孩子,她還讓青雲找人做了兩張小床,就放在床邊,讓她不論醒來還是睡著,都知道兩個孩子在她的身邊。
看著心慧如此依戀孩子們,陳青雲隱隱開始醋了。
可心慧還在坐月子,他耐著性子,什麼都照著心慧說的辦。
就這樣被心慧使喚習慣以後,等心慧出了月子,陳青雲驚恐地發現。
他在家裡一點地位都沒有了。
心慧動不動就是寶寶乖,寶寶聽話,寶寶不哭,半點都不關心他了。
於是,隨著心慧出月子後,各種風風火火的養兒育兒事件發生。陳青雲徹底陷入了,吸引關注被無視,不理孩子被鄙視,以及企圖求睡被冷視之後的各種崩潰生活偶買噶的,真的只剩下一章了。
第692章 福滿堂(大結局下)
陳青雲和李心慧原本決定等孩子滿百日後,便啟程返回定南府的。
可那時正巧七夕剛至,而謝明坤和張華一再挽留,必須要讓他們吃完他們的喜酒再走。
這一留,便留到了深秋。
國喪滿一年後,官員和老百姓們都可以操辦喜事了。
謝明坤和姚玉珊的婚期定在了十月初八,張華的定在了十月十二。
僅僅相隔四天。
而蕭鳳天的婚期,也定在了冬月十月二十二日。
陳青雲和李心慧滯留京城的期間,景獻帝多次派人遊說陳青雲,希望他留在京城,繼續為國效力。
可陳青雲卻紛紛拒之,一時間,天下學子莫不以“譞雲居士”為尊,以賢者名士作評,可卻又惋惜他的才智。
直到十月二十三日,陳青雲帶著愛妻稚子出京時,景獻帝直接下旨昭告天下。
定南府雲鶴書院,正式更名為《國子太學》,簡稱《國學》各地學子皆可報考入學。
封陳青雲為正三品文淵閣大學士兼《國學》祭酒,隸屬京城翰林院督管,旁人無權過問。
此訊息一處,天下學子紛紛響動。
於似乎,當陳青雲和李心慧返回定南府時,《國學》已經人滿為患,各地抽調而來的司業和博士等等,皆已經登記在冊,只等拜見陳青雲。
早就先一步回來打點的長康和陳凡在《國學》的大門外等著,一同來接的,除了當地的大小官員,還有不少名士和書生。
心慧先帶著孩子隨著長康和陳凡回了主院,而陳青雲則去寒暄應酬,這一去,便耽擱了半個時辰。
等陳青雲回到主院時,下人都已經準備好了洗澡水。
正值臘月底,天寒地凍的,心慧並未出門,而是在暖炕上逗著玉書和玉涵。
陳青雲換了一身舒適的長衫出來時,那眉頭都還緊緊地蹙起,嘴角緊抿著,看起來很是不悅。
李心慧餘光瞥了他一眼,好笑道:“行了。”
“我也知道你憋屈,可只許你算計別人,不許別人算計你嗎?”
“我猜皇上一定早就打定主意,不會讓你有拒絕的機會。”
“罷了,心如明鏡,路行當遠。”
“就算有變,那也是日後的事情,與現在有何關係?”
陳青雲最煩這種官不官,民不民的應酬。
大冷的天,那些等著迎接他的人也不知道站了多久?
這樣會面,還不如不見呢?
周煜也真是陰險,表面上讓眾人遊說他,讓他放鬆警惕。
他才前腳出京,他後腳就昭告天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