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是父親重病在身,也沒有人上門欺負他們。可楊戩若是一走,雲華可沒有他的本事,一個獨身女子,雖說都有四十多歲,可因處子之身,又沒做過重活兒,倒是勝過年輕時候,風韻獨存,更增無數魅力。
怕有心生惡念上門欺她。楊戩好生放心不下。
看出楊戩的顧慮。雲華輕聲說道:“你只管去是了,不要擔心我。若是無法過活,我便找個好人家嫁過去。不會受了欺負的”。雲華此言倒是有些道理,以她相貌,雖說年紀大了,可看上去與二十五六的女子差不多。十里八村有些好人家,因家境無法娶妻者不少,雲華若是想嫁,上門者怕是要把門都踩壞了。
姐弟倆好生計較一番,楊戩上山砍柴打獵,忙活了二個多月,為雲華存了上千斤乾柴,各種肉食
明玉見這兄妹情深,不由暗自讚賞。本來他還有些擔心楊戩,可見他一身神力,雖沒有練過武藝。但普通五鼎武士都不是他的對手,放心不少。
便先在這裡再待一段一時間,只在楊戩身上留下一絲神識,一旦有難自己便出現在他身邊為救他一救。至於雲華,明玉便要算暗中照看她一番。
楊戩離家到如今已有三個多月,周圍盡知楊戩外出。便有潑皮前來擾亂,好在有厚道人相助,雲華只是被驚嚇一番。
這一日,明玉正坐于山頂煉氣,吸引一絲太陽初升天地溢位的紫氣。忽然看到一道詳光飛來,竟然道行不低。所過之處。風雲匯聚。明玉微一感應,竟然是一個大羅金仙。“沒想到這人間界,竟然連大羅金仙都來湊熱鬧了。”明玉此時也不煉氣了,站起身看了一眼遠方的詳雲,搖搖頭。那詳去走走停停,到了這裡,怕是要一個多月後了。
“這雲華倒也一有番機緣,我便再在這裡住上一個月。”明玉推算一番,知道雲華並無大難,就安心回了洞府,開始入定靜坐。
恍恍之中。似有人站於洞口。明玉心有所感,立即由回出遊的元神。只聽得外面有人大聲說道:“弟子插山拜見真人!”
明玉才網入定完畢,聽到此聲後,也沒有多做理會,只是神識外露,打量一番來人,竟然是一位四十多年的婦人,道行也低,已然入道。只是明玉卻從沒有見過此道,心念一動,便知她定然是後來居上者的修士。
這道婦正是居於輛山的黎山老母。因入定悟道。自冥冥中感應到一股紅光升起被一驚而醒,暗自推算數日,才知有一凡人與自己有緣,當入自己門下。便出來尋找,這一路上她走走停停,遇到弱者出手相助。本來半日便能到達,最後足足用去三個多月。
剛到這裡,一心想去看望一下這個將來的弟子,沒想到雲光才經過這座小山,就被一道沖天神光所阻。神光金中隱有一絲紅芒。一片紫氣升騰。黎山老母不由大吃一驚,沒想到這裡竟然有聖人修行。連忙降下雲光,於洞府外求見。
明玉算出這個道婦的根腳後,當真是嘆息不已。自巫妖大戰後。自己居於瀛臺山修行,這億萬年世上不知多了多少驚材絕豔之輩。這個黎山老母便是其一,修行這才多少年,道行與他門下弟子相比也不差多少。
“進來吧!”
黎山老母還以為這位聖人不想見自己,已經有離開的打算,沒想到裡面傳出聲音,叫自己進去。黎山老母不由大為興奮。心裡更是讚賞起那個還沒有拜入自己門下的弟子,當真是有天大的福緣,竟然讓自己得此奇遇。
此時,明玉揮手消去洞中的各種禁制,裡面只有數丈方圓。也沒有其它佈置,只是一張石床。上面一團雲霧遮住,明玉就坐於雲床上面。
黎山老母剛一走入洞府內,就看一位青年道人坐於雲床之上。身穿淡金色道袍,面容談不上俊美小自有一股剛正之氣質。一股淡淡的威壓充塞于山洞內裡,黎山老母不由心中大震。
眼前這位道人她當然知曉是何方神聖。當年蟋桃盛宴她也有參加,自然認識,正是居於海外瀛臺山的明教教主明玉聖人。黎山老母成道後。好訪友,識得不少大神通修士。與明玉之事也知曉,傳聞這個聖人未成道前,喜好外出遊歷小這般愛好乃是七位聖人獨一份。其成道法器名為太玄陰陽神鑑,上錄三千先天道法,威能無比。
”弟子翻山拜見聖人,聖人萬壽無疆!”
黎山老母走進洞後,與明玉座下拜倒。行得竟然是弟子之禮。
“你到是好機緣,相見即是有緣,起來說話吧!”明玉面帶輕笑。隨手一揮,托起黎山老母。
“是!”
黎山老母神態恭敬的起身後。站於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