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只要是手藝都會有傳人,這是從久遠以前種花家老祖宗們流傳下來的習俗。
各種各樣的手藝,從古至今傳了一代又一代。
邱飛的父親小時候拜師學藝成了廚子,這一干就幹了一輩子,到死的時候他還記得父親唸叨著自己沒把師傅的本事學好,給師傅丟了臉。
老一輩的人對這些東西看的很重,講究尊師重道。
邱飛尊敬自己的父親,可對父親嘴巴里的東西從小也就是聽著感受卻沒那麼深,因為在他懂事起就沒見過父親的師傅。
父親對自己沒有學好的事情耿耿於懷了一輩子,在他還小的時候就開始教他做菜的事情。那時候的他還小,腦子裡想的最多的還是玩樂,做菜上不算特別有天賦,每次做不好就被父親拿著竹條抽手心,他不敢反駁氣憤的父親,心裡卻很委屈,不懂為什麼其他的孩子都能快樂的玩耍要玩具,自己卻只能整日對著那些做飯的東西。
做飯真的不簡單,光是嘴巴里要背的東西就不比在學校裡學的那些基礎知識少,除此以外還要擁有足夠的體力,更細緻些還要求手腕的力量、對時機的把握、敏銳的觀察力等等,甚至於連味覺都有非常高的要求。
可他是個不爭氣的,做不到父親要求的那些。
父親說自己做菜沒天賦,沒學好師傅的本事,他好像比父親更沒天賦些,連父親的水平都無法達到。
等他到了叛逆期,對做菜更是牴觸,多次反抗後父親終於放棄壓著他做菜了,在跟他進行一場開誠佈公的談話後,父親放他去好好學習、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父親真的不再如同曾經那般嚴格的要求他了。
父親好像一夜之間就從一個讓人恐懼的嚴師變成了慈父。
他是有高興過兩天的,可接下來卻是不知所措的空虛,就像是生命中有什麼重要的東西不見了一樣。
再後來……
他的父親死了,他也沒把父親的手藝學好,大學畢業後成了個做菜要比大部分廚師好一些的“普通廚師”,卻也不是無可替代。
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