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錦瑤過了一個自己有記憶以來最盛大的生辰。德高望重的宗室夫人為她簪發,皇室的大公主站在她身邊坐贊者,周圍觀禮的姑娘個個都出自鐘鳴鼎食之家。未來的的生活彷彿緩緩向她拉開了一個角,讓楚錦瑤得以窺見,她即將進入的是一個怎樣光怪陸離的世界。
楚錦瑤的及笄禮後,朝堂上有越來越多人提起皇太子大婚之事。秦沂作為一個皇太子,結果因為脾氣不好而早早成名,他十六歲在萬軍之前射殺皇后的寵婢,十七歲被扔到邊關,十八歲抗旨,帶軍出擊韃靼,到如今不過十九而已,文武百官卻都覺得秦沂已經在眼前晃悠了太久,早該成家了。
四月,太子大婚一事被送入內閣,範首輔和其他幾位閣老聯名請奏,請皇上主辦太子大婚一事。這封奏摺很快上達天聽,皇上在一日早朝時,親口給禮部下口諭:“皇太子年既長成,婚禮宜舉。禮部其會翰林院查議以聞。”
禮部尚書立刻應允,隨即半個朝堂都運轉起來。
太子大婚,近在眼前。
作者有話要說:下章預告:大婚
“疑中之疑,比之自內,不自失也。”——出自《三十六計》。
“皇太子年既長成,婚禮宜舉。禮部其會翰林院查議以聞。”——出自《明憲宗實錄》
第71章 太子大婚
婚喪嫁娶自古以來都是大事,而皇太子大婚,更是整個國家的大事。
皇家的六禮和民間微有不同,分為納采、問名、納徵、告期、冊封、親迎六步,之後楚錦瑤還要朝見皇帝皇后,謁見太廟,接受百官與命婦朝賀。規矩繁瑣,無窮無極。
自四月起正式操辦太子大婚,然而直到入冬,楚錦瑤才剛剛被冊封。
龐大的禮官隊伍從奉天殿出發,一路由錦衣衛開道,莊嚴又張揚地將皇太子妃的冠服送入長興侯府,同時,還帶來了太子妃的儀仗。儀仗從中堂一直蜿蜒到大門口,見者無不咋舌,暗暗心驚皇室的權勢和威儀。
而冠服一進侯府,經過眾人的跪拜後,立刻送入楚錦瑤屋裡。楚錦瑤在眾多女官的服侍下換上全套的太子妃翟衣,翟衣是深青色,上織翟紋,共一百三十八對。禮服並不花哨,相反,整套衣服看起來格外古樸莊重。楚錦瑤神情肅穆,幾乎是懷著敬畏之心換上了這套衣服,她的身邊或蹲或跪圍了不少女官丫鬟,都在替她整理裙角,系蔽膝、革帶、玉佩等。最後,楚錦瑤戴上了太子妃四鳳冠,全套衣服加上這頂禮冠,這重量可委實不輕。楚錦瑤努力保持平衡,步步莊嚴地朝中堂走去。
宣讀冊書的女官站在香案左側,她看到楚錦瑤後,先深深拜了四拜,然後緩慢而悠長地喊道:“皇太子妃楚氏受冊。”
楚錦瑤在女官的攙扶下跪下,聽女官宣讀冊封書。宣讀完畢後,女官雙手將冊書交給楚錦瑤,楚錦瑤謝過,遞給她右側的女官,然後才在眾人的攙扶下慢慢起身。
她剛剛站立,正堂內外立刻響起排山倒海一般的呼喊聲:“恭喜太子妃,太子妃萬福金安。”
從今日起,即便楚錦瑤還未大婚,她也是名正言順的、大燕朝唯一的太子妃了。
楚錦瑤正式受冊後,六禮已經走到最後一步,接下來,唯一要做的就是靜靜等待太子親自前來迎親了。
親迎的日子被欽天監和禮部選了又選。相比於朝官的認真嚴肅,皇帝這個親爹就顯得很不上心了。內閣經過幾次商議後,珍而重之地將幾個吉時遞給皇帝。皇帝看了看,隨手指了一個說:“折騰了一年了,還是趕在年前讓他把人娶回來吧。就這個吧。”
範首輔一看,皇帝挑了最近的一個,十二月初八。
秦沂聽到這個訊息後,頭一次覺得皇帝辦了件人事。
從進入十二月起,整個京城的氣氛都不一樣了。楚錦瑤緊張了幾個月,彷彿弓繃到了極致,突然間就安心下來了。楚錦瑤這個當事人開始好吃好喝,她身邊的人反倒徹夜失眠。
親迎前一天,楚錦瑤最後一次去給楚老夫人請安時,楚老夫人心情複雜地把她留了下來:“一轉眼,你都要出嫁了。”
在這一年裡,為了趕楚錦瑤的婚期,三姑娘和二少爺接連成親。楚老夫人只覺得一閉眼一睜眼,家裡的姑娘就少了很多,到如今,只剩六姑娘和下面那幾個小的了。
段瑩華站在楚老夫人旁邊笑:“兒女成婚,家族興旺,這是福氣啊!更別說五妹妹要去的還是皇家。”
如今所有人都喚楚錦瑤為太子妃,唯有段瑩華叫她五妹妹。
因著楚錦瑤的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