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沂眼睜睜看著平日裡衣冠楚楚的臣子一個個捶胸頓足,痛哭流涕,他越發頭疼,忍無可忍地按著自己眉心。
一部分人不顧臣子體面大哭,剩下那部分暴躁好戰的,此刻就越發激動起來。一個人說道:“皇上本來無意親征,都怪那□□饞小人,諂媚欺上,哄騙陛下親征。如今前線指揮失利,少不了他們的罪責。”
附和之聲甚眾,最先提出來親征的劉公公自然成了眾矢之的,劉公公的乾兒子不知什麼時候被人揪過來,先是第一個人上去踢了一腳洩憤,後面人越來越多,漸漸已成完全失控之勢。
秦沂臉色已經完全凍住,這種時候說什麼他們都聽不進去,東宮的護衛趕緊保護著秦沂站到別處,不讓太子受到這群失控臣子的波及。秦沂冷眼看著眼前這場鬧劇,心中動怒,但是他也知道這群文臣心裡憋著氣,不讓他們把這口氣發洩出來,根本沒人能靜下心思考接下來該怎麼辦。因為這個緣故,秦沂便也沒有強行阻止殿前鬥毆這種毫無體統的事,只是站在一邊忍著。
這場災難簡直來的莫名其妙,若是因為天災戰亂,哪怕□□人禍,臣子們心中都能好受些,可是偏偏是這種莫名其妙的緣由,莫名其妙的戰敗,多年的積累一夕傾覆,誰也接受不了。
除了秦沂之外,鎮北侯府的人也遠遠站著,與其說站,不如說躲。他們的神態躲躲閃閃,連一點聲音都不敢發出,生怕引起別人注意,被一起遷怒。
劉公公是第一個勸皇帝親征的人不假,可是真正讓皇帝下定主意的,乃是小齊後啊。
鎮北侯府作為小齊後的孃家,此刻簡直如坐針氈,站都站不住了。
可惜鎮北侯府拼命掩飾,其他臣子卻沒有這麼健忘。臣子們恨不得把劉公公碎屍萬段,如何能忘了另一個狠狠加了一錘子的“功臣”。但是鎮北侯府畢竟身份不同,而且文孝皇后也姓齊,朝臣們顧忌著太子的顏面,這才沒有對鎮北侯府動手。
但是俗話說死罪能免,活罪難逃,小齊後若是一點代價都不付出,也太看不起無辜喪生的那三十萬精銳,以及整個大燕朝的百年基業了。
朝臣激動萬分,齊刷刷跪在地上,請求太子匡扶朝綱,懲治奸佞。鎮北侯見勢不對,連忙上前自請罷職,但是他話還沒說完,就被督察院的一個臣子啐了一口:“鎮北侯好大的顏面,罷職還可以起復,那宣府的三十萬大軍,還有督察院戰死的兩位長官,可否能死而復生啊?”
鎮北侯表情訕訕,再也說不出話來。秦沂心裡知道,若是他今日不給一個表態,這些氣瘋了的臣子不會善罷甘休的。
秦沂也替他大燕的英靈不值,小齊後這個毒婦殘害後宮還不夠,現在甚至間接害了三十萬軍士。三十萬人的性命,這可不是說說而已。
秦沂頓了頓,說:“皇后妄論朝政,夥同劉黨禍亂超綱,已失皇后之德,無儀掌管鳳印,統率六宮。現奪皇后中宮鳳印,停命婦朝賀,令其幽居坤寧宮思過。”
奪鳳印,意味著失去後宮治宮權,停命婦朝賀,意味著她連皇后的禮儀意義,這最後一層顏面都無法維持。一個內政外交全部被剝奪的中宮皇后,除了還掛著一個皇后的名頭,又何異於廢后。
第123章 廢小齊後
小齊後坐在坤寧宮裡,不知為何心浮氣躁,她實在忍不住了,站起身焦躁不安地來回走動。
自從皇帝戰敗被俘的訊息傳來,小齊後便籠罩在一種巨大的不真實感裡。怎麼可能呢,那麼多軍隊,那麼多隨駕的人,大燕泱泱大國,怎麼可能打不過北邊那些茹毛飲血的蠻人?一定是士兵訓練不良,隨行的人也貪生怕死,這才讓皇帝受了這種委屈。
小齊後久居深宮,不明白也不知道外面的臣子對氣節如何看重。即使是皇帝被俘虜,小齊後想的也是皇上回來後會不會遷怒她,而完全沒有想到,她要為自己曾經的言行付出代價。
她是至高無上的皇后,這些奴才百姓為她賣命是他們的榮幸,誰敢讓她認錯呢。
小齊後走了幾圈後,感覺心緒平復了許多,她坐回金碧輝煌的坐榻上,僅呷了一口茶,立刻煩躁地打翻在地:“這是什麼東西,一股怪味。”
秋霜連忙上前,低著頭說:“娘娘,這是您方才吩咐的參茶。您說今早起來後心悸,太醫院便給您開了藥膳方子,這是御膳房剛剛送上來的。”
“本宮沒胃口了,全部撤掉重做。”
小齊後性喜豪奢,這種前腳吩咐後腳就厭煩的事情屢見不鮮,後宮早已習慣了皇后娘娘的奢華排場。她是皇后娘娘,至高無上的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