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沈翠翠無情地鎮壓了,老媽還她眼光不好,這麼漂亮的花布都不喜歡!
安茹多麼想反駁一句啊,那個女明星都被群嘲了,呵呵!
哎,40年的代溝就像是大西洋那麼寬!
“通知,通知:
毛大人說: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那裡是可以大有作為的。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
安家村生產大隊將再次迎來20名知識青年。。。”
安茹聽到這個熟悉的知青一詞,愣了愣。
安家村生產大隊也要迎來知青了。
兩年前文化大運動開始,由於自己家在農村,地處偏僻,所以整個大隊上就2個人被劃分成富農了,隊裡還有幾個下放過來的臭老九和□□分子,這些人有時也會因為資本主義做派被批、鬥。
而安茹還小,雖說聽爺爺說過,但是也沒有去看他們批(鬥)的場景。畢竟沒有親眼,總感覺它離自己的生活那麼遙遠,一點也不真實。
同時也是安茹發自內心的逃避這些事情。不想面對。
農村的運動比縣城裡的少很多,也不經常搞這些,畢竟大家不能耽誤了生產不是。
安茹想到,這兩年陸陸續續的來了10多個知青,分配到社員家中吃住。加上又到的20多個,這回老三屆的知青們算是到齊了!
這些知青,現在讓安茹無比清楚的認識到,自己正身處這一特殊的時期,無法逃離命運的枷鎖。
或者說是責任。
由於安茹是穿越過來的,不同於這個時期一些人的瘋狂,她是理智的,她知道要理性的看待一些黑五類分子,看人不能要分個身份出來,對於那些品德好的人,不能和現今的人們一樣,把他們當成反社會主義的階級敵人。
因為有超脫於這個時代的思想和理念,擁有這個時代不曾擁有的先進知識,自己又有一個身為大隊書記的爺爺。
所以安茹可以利用自己的身份,在有限的能力下,幫助一些人、拯救他們免於磨難。
算了,現在不想那麼多了,還是快上學去吧!
安茹不管前世還是今生,那可是妥妥的學霸一枚啊!
當然安茹小學霸是從來不遲到的!
可不能因為任何事情,毀了一世英名啊!
這些天為了迎接知青的到來,可把身為大隊書記的安爺爺忙壞了!
首先人來了,得有地方住,是吧?
在哪住呢?這時候的農村可沒有多餘的空閒房子,前段時間安排的知青都是到了人口少的人家去了。
這回一下子又來了20多個最好是蓋個房子把這些知青們集中到一起管理。
雖說村子裡的地基要不了多少錢,但是蓋房子可是需要花大錢的。
連飯都吃不飽,哪有多餘的錢蓋房子呢?
連安茹家也不例外。
有人說新蓋一間房子可不行,這可不是蓋學校,不能把隊裡的錢花在知青身上。
安爺爺聽到下面的人反對的話,才說道:“插隊的知青們有安置經費,過些日子就能撥下來。”
有人聽說有安置經費,就提議道讓他們繼續住到社員們家裡。
住的地方要討論,他們生活的一切東西也要照顧到。
這些雜亂而又瑣碎的事情,都需要身為大隊書記的安爺爺一一決定。
綜合以上大家的意見,安爺爺最後拍板決定:
一:用安置經費把倉庫和旁邊的屋子(掃盲班根據地)先規整一下,做個木板床,加個火爐子、支口大鍋。正好男女一邊一間房,捱得也近,他們自己就近看顧著!
二:知青來了,先找人教他們怎麼做農活、搞生產,然後根據個人能力算工分。
三:先分給他們一批糧食、柴火等一應事物,年底再讓他們歸還。
其實村裡大部分的人對於知識青年的不太歡迎的,問為啥呢?
因為安茹就曾聽到身邊的人小聲說:“哎,這年頭我的糧食不夠吃,還來這麼多的人!”
春寒料峭,大風呼嘯而過,一片片晶瑩的雪花被吹起又飄然落下。
寒冷的冬天就要過去了,知青們也要到了!
安爺爺由於年紀大了,冬天甚少外出,所以出去接知青的活就落到了年輕力壯在運輸隊工作的安慶昌頭上。
安慶昌接到知青到來的訊息後,第二天一大早就和生產隊的隊長安強趕到了h縣的招待所,找到了要